6月15日,位于合肥市蜀山區的“水上立交”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干渠渡槽蔚為壯觀。日前,2023年國際橋梁大會(IBC)橋梁工程獎評審結果揭曉。位于蜀山區的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干渠渡槽獲評第40屆國際橋梁大會“亞瑟·海頓獎”,成為今年國際橋梁大會唯一獲獎的中國項目。
引江濟淮工程是安徽省基礎設施建設的“一號工程”,2022年底,該工程試通水通航,長江與淮河歷史性“牽手”。而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干渠渡槽是世界跨度最大的通水通航鋼結構渡槽,總長350米,其中鋼渡槽全長246米,位于江淮分水嶺北側。
淠河總干渠從江淮運河上飛躍而過,比引江濟淮河道高出30多米,兩條河道互不影響、各行其道,形成了一座“河上有河、船上行船”的“水上立交”,充分體現了中國基建的實力與魅力。
前不久,2023年國際橋梁大會(IBC)橋梁工程獎評審結果揭曉,引江濟淮工程淠河總干渠渡槽獲評第40屆國際橋梁大會“亞瑟·海頓獎”,成為今年國際橋梁大會唯一獲獎的中國項目。
國際橋梁大會(IBC)在世界橋梁界具有極高的影響力,共設喬治·理查德森獎、亞瑟·海頓獎、尤金·菲戈獎等專項獎,被譽為橋梁界的“諾貝爾獎”。我國的港珠澳大橋、南京長江大橋、青島膠州灣大橋等著名橋梁均獲得過此獎。
據介紹,作為合肥“五大重點發展片區”之一,依托江淮運河,蜀山區高起點推動運河新城規劃建設。長江西路、望江西路、蜀山大道以及新橋大道、天柱山路、西城大道、將軍嶺路等“三橫四縱”主干路網框架全面拉開,已完工道路40條,總長53.9公里。合肥八中運河新城校區實現主體結構封頂、計劃明年9月招生。杏花灣中學(五十中西校教育集團運河新城校區)、杏花灣小學(安居苑教育集團運河新城校區)計劃6月底竣工。
(王輝 徐明 季云岡 陳三虎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