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濉溪乾隆湖景區。本報記者 丁賢飛 攝
春天的淮北南湖濕地公園格外美麗,綠樹鮮花簇擁的環湖步道上,游人們結伴而行。
悠悠南湖水,見證了淮北這座城市的發展史,也令游客們產生無盡的遐思。
“這里是淮北煤田第一鉆,是1955年9月原華東地質局325地質隊打下的。那根半埋在水中的鋼管,按下了開發建設淮北煤田的按鈕。景區內還有淮北國家礦山公園紀念碑、淮北市礦山博物館等景點。”3月28日,在南湖一隅,導游向記者介紹。
南湖景區總面積為20.05平方公里,很難想象,這里以前是一處煤炭塌陷區。淮北市投入10多億元進行治理,打造成公園。
行走在公園中,記者聽到一陣陣悅耳的鳥鳴聲,定睛一看,原來遠方的一處孤島上棲息著大量的鳥兒。“鸕鶿、白鷺……島上有幾百種鳥。”淮北市文化旅游體育局副局長常軍娣告訴記者。
“沒想到,淮北的湖有這么多,這完全顛覆了我對這座煤炭城市的認知。”在淮北市濉溪縣乾隆湖畔,徐州游客李方圓說。
乾隆湖同樣是一處采煤沉陷區域。經過兩年半時間的綜合治理,如今這里已成景點,擁有惠黎閣、文化水街、湖心島等50余個單體景觀。站在惠黎閣上,只見湖畔的桃花、玉蘭競相綻放,令人心曠神怡。
乾隆湖景區與濉溪古城比鄰而居。“盡享水上風光之后,游客們會來到古城品嘗美食,感受銀飾制作等非遺手工制作的魅力。”濉溪古城工作人員張瑤說。
位于淮北市東北部的朔西湖之夜,絢麗而時尚。“節假日晚上,這里的音樂噴泉都會開放,時長約25分鐘。”淮北市杜集區文化旅游體育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說話間,音樂響起,一道道水柱噴涌而出,有節奏地舞動起來,或舒緩,或動感,在五彩燈光映襯下,如夢如幻。
一片片湖泊如同一塊塊翡翠,鑲嵌在淮北的各個角落,吸引著八方游客。其中,南湖景區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以上。
近年來,淮北市結合現有礦區特色,精心勾勒綠金湖、南湖、朔西湖等湖泊在內的“一帶雙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灣”的城市特色風貌。目前,“煤美與共 湖上淮北”旅游觀光火車公園項目已經啟動,計劃建設集觀光游覽、情景體驗、運動休閑、科普教育、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園。(本報記者 丁賢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