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拖住工具槍,頂住基布,扣動扳機,突突突“掃射”……最近,合肥的年輕人熱衷“打毛線”。大眾點評數據顯示,三里庵一家經營“打毛線”的DIY店鋪,搜索量同比上漲582%。每到周末,年輕人排排坐“打毛線”的場景,激蕩出新的消費活力。
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月份,合肥市新登記經營主體29423戶,同比增長60.87%,環比增長112.96%。小店火熱的背后也釋放出經濟回暖提振的信號。
突突突!潮酷男孩經營“打毛線”
合肥新興文化消費受熱捧
先把選好的圖案投影到地毯基布上,用馬克筆畫出輪廓,再選擇不同顏色的毛線,穿入槍間,把槍尖緊緊插入基布,開始打槍……在三里庵“就是玩簇絨”店鋪內,店主正在耐心地告訴體驗者“打毛線”的步驟。
“打毛線”的大名叫作“簇絨”,英文名叫“Tufting”,而專業玩家更樂于稱之為“打毛線”,通俗易懂。
“就是玩簇絨”,是兩位90后年輕人合伙開的小店。張夢達和崔巍此前是影視行業從業者,面對疫情沖擊,他倆在2021年選擇了自主創業,在合肥熱門商圈三里庵開了一家DIY手作小店,對外傳播合肥本土文化。
“DIY這個行業需要緊跟潮流,不斷創新消費體驗。”外號毛毛的張夢達介紹道,店鋪早期經營串珠DIY,這兩年,引入Tufting簇絨,已成為合肥熱門的潮玩項目。
小店分上下兩層,面積大概110平米。樓下的空間主要做一些立體畫、手機殼DIY 、石膏娃娃涂色等項目,樓上主要是無重力Tufting空間。什么是無重力空間?手工制作一幅Tufting簇絨作品往往需要三四個小時,簇絨槍的自重,讓大部分消費者感到比較吃力。為此,張夢達和崔巍在合肥創新推出了“無重力”滾輪裝置,讓做手工變得更輕松好玩。
兩位年輕人既是店主又是店長,不僅負責門店經營,還負責學員的教學與引導。“今年以來,門店生意較去年有了明顯回暖,節假日和周末基本爆滿。”
張夢達統計過,小店有80%的客人來自美團、大眾點評,開業至今,門店已接待了兩千多位消費者。隨著合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新興潮玩項目,周末提前1-2天預約已成為常態。
消費的快速提振,給了兩位年輕的創業者更多信心。他們希望在合肥繼續挖掘年輕人喜愛的潮玩業態,以線下實體門店為基地,創新和發揚合肥本土潮流文化。他們相信,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合肥,合肥的新興文化消費將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
美團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合肥這類DIY小店的訂單量環比1月增長81%。在大眾點評上,“就是玩簇絨”的門店搜索量同比去年上漲582%。
“新中式”喝茶氛圍感拉滿
“出省”開新店安排上了
這屆年輕人不僅愛“打毛線”,也愛喝茶。
春野浮綠,萬物和鳴。大蜀山腳下的海棠透粉,午后暖陽微斜,映射在半邊街的茶舍里,身著漢服的美女,煮茶品茗,怡然自得……
2020年10月,嵐空茶社在半邊街上開出第一家門店。
嵐空茶社運營負責人嵐羽介紹,現在越來越多合肥年輕人愛上來茶館聚會,他們享受泡茶喝茶的過程,這逐漸帶動傳統茶文化火熱。
“來茶室喝茶的客人,有95%都會選擇圍爐煮茶套餐。”據了解,茶社在去年冬天推出了“圍爐煮茶”套餐,還成了美團、大眾點評上的爆款。
嵐羽認為,“氛圍感”是當代消費者的關注重點。嵐空茶社結合大蜀山的特色設計裝修,門店一開業就獲得了合肥消費者的追捧,成了半邊街的熱門打卡地。“我們希望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空間享受,讓年輕人愛上喝茶這種生活方式,繼而帶動更多人喜歡傳統文化。”嵐羽說。
在茶品選擇上,合肥消費者更偏愛本地的黃山毛峰和六安瓜片。受消費回暖的帶動,嵐羽向記者透露了門店的拓店計劃——她們將帶著安徽名茶出省,“遠赴”西安開一家新店。
美團數據顯示,近一個月,安徽的茶館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124%,合肥地區的茶館訂單量同比增長110%。
遍布街頭巷尾的小店們,是中國經濟毛細血管的象征。美團等平臺正通過數字化技術,幫助小店實現經營在線化、服務標準化,讓有需要的人更便利地找到身邊小店,也讓小店被更多人熟知。2022年,美團上新開小店的同比增速達 7.2%,2023年以來,已新增近50萬家小店。
越來越多合肥本地特色小店,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經營實現蓬勃發展,各類消費新場景和新業態層出不窮,持續釋放消費潛力,煥發消費活力,促進本地消費快速回暖提振,跑出小店復蘇的“合肥速度”。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鄭茹 楊雪嬌 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