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何爺爺,83歲,頭暈一年
何爺爺年輕時是一名數學老師,對自己清晰的思維、縝密的邏輯很是驕傲,即使現在年紀大了,還可以教家里孩子們學數學。兩年前他因前列腺癌做了手術,身體狀態就大不如前。最近一年各種不適愈發明顯,常常頭暈眼花,眼睛干澀,戴著老花鏡看題也仿佛蒙了一層膜,聽力下降,還被家里人說不記事。不服輸的何爺爺總在夜深人靜時反復思量,睡眠質量和胃口變差,人也憔悴了。最近還時常清嗓子,偶爾咳嗽。家人趕緊帶何爺爺向德叔求診。
德叔解謎:肝腎虧虛 痰濁阻絡
肝腎兩臟雖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不同,但中醫理論認為肝腎同源,同起源于先天生殖之精,后天又同受到腎精的滋養,故肝腎兩臟陰液常“盛則同盛,虧則均虧”。肝陰充沛,則下藏于腎水,腎陰充盈,則上滋于肝木。肝開竅于目,肝陰不足,就易出現眼目干澀、視物模糊。腎生髓,腦為髓海,用腦過度使髓海耗空,腎要加班工作,則引起腎虛。而腎開竅于耳,腎虛又會反映在聽力、記憶力下降上。老年人腎精本就逐漸虧虛,需要脾胃運化生成水谷精微進行充養,肝陰不足時,肝陽虛盛,克制脾土,引起胃納不行。脾失健運,則痰濕漸生,阻滯氣機,清津不能上承,加重頭暈的癥狀,易疲倦。
治療上,德叔以平抑肝陽、健脾除濕安神為法,用后天補養先天。經治療一月余,何爺爺感覺頭暈明顯減輕,其他癥狀也好多了,又恢復了自信。
預防保健:應對春濕春寒,正確平肝養肝
春季大家總把“養肝”掛在嘴邊,但并非千人一方。像何爺爺這種情況,養肝并不是第一步,要先把燃起的肝火降下來,平肝后再根據情況養肝,且全程要照顧好柔弱的脾胃。目前處于雨水時節,陽氣萌動但脆弱,更應保護陽氣不受傷害,灌溉好脾土是首要任務。可選擇陳皮、砂仁、山藥這類健脾理氣化春濕的藥膳。午后可到戶外曬太陽,讓身體適應春天陽氣生發。要“春捂”到清明前后,注意足底保暖。日常可按揉膻中穴保健,每次約10分鐘;也可雙手腕放松后拍打頭皮,激發陽氣,應付春寒春濕。
德叔養生藥膳房:牛腩煲
材料:牛腩350克,山藥(鮮品)80克,土豆80克,白術20克,茯苓15克,紅棗3-4枚(去核),生姜3-5片,精鹽適量。
功效:補氣健脾補腎。
烹制方法:諸物洗凈,牛腩切塊,放入沸水中焯水備用,土豆、山藥削皮后切塊備用;上述食材一起放入鍋中,加清水1750毫升(約7碗量),武火煮沸后改為文火煲1.5小時,放入適量精鹽調味即可,此為3-4人份量。(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