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在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內容中,醫療衛生健康領域重點任務公布: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持續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完善分級診療體系。近年來,安徽省持續推進“健康安徽”建設,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依托省級影像云在全省影像數據互聯互通互認方面不斷發力,在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合理醫療檢查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2022年11月,家住蚌埠市蚌山區的莊亞平(化名)因腰部疼痛復發到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普外科就診,接診醫生綜合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及治療情況后,調閱查看了莊女士一周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做的CT檢查報告和影像,并對莊女士說:“很清楚,拍攝規范,能夠采用,不用重拍。”隨后對她的用藥進行了調整和指導。
莊女生表示,之前總在醫院里看到“數字影像服務實現數據互聯互通互認”的宣傳牌,預約掛號時也收到相關信息提示。“這次試了試,沒想到之前在合肥的醫院檢查結果,回到蚌埠的醫院真的能調閱共享,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她激動地說,“檢查結果互認是件好事,希望好政策能夠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實惠”。
圖例一:醫院數字影像服務信息告知牌
莊女士看病的結果互認,得益于全省首批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據了解,自2021年以來安徽省衛健委先后發布了《安徽省醫療衛生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方案的通知》(皖衛醫秘〔2021〕259號)和《關于加快推進安徽醫學影像互聯互通的通知》(皖衛傳〔2022〕65號)等文件,在全省公立醫療機構間優先選擇83項影像學檢查項目的共享互認。截至2023年2月底,安徽省各級醫療機構已經聯網1830余家醫療機構,占全省可聯網醫療機構的93%,真正實現了一張檢查單從“單家可見” 到“全省互通互認”。在安徽省積極開展醫學數據互聯互通互認的背景下,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率先在全省開展數字影像服務建設,實現通過醫生工作站一鍵調閱患者在全省內歷史影像檢查報告和相關影像,目前全院門診、住院均已實現全省影像跨院調閱功能,不但可以進行各種專業化的圖像操作,還可對患者周期內的相關檢查進行歷史對比,輔助醫生精準診斷。
圖例二:醫生調閱患者歷史影像
“我院自2022年9月上線數字影像服務以來,醫生和患者可在電腦、手機等移動端查詢數字影像,相較傳統膠片而言,既節省了膠片的打印費用,又低碳環保,方便患者復診。”蚌埠第三人民醫院醫務科王勝利就蚌埠三院數字影像服務使用場景進行演示,患者也可以通過掃碼和短信連接等多種方式進行影像實時查看、調閱,方便患者復診和醫生會診。
截至2月底,蚌埠第三人民醫院累計為患者提供約6萬次數字影像服務,醫生端系統歷史檢查提醒次數14余萬次。后續醫院將繼續按照衛健委要求,持續推進“全省互通、一鍵互認”工作,進一步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提升群眾的健康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