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毛澤東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表60周年紀念日,也是第60個學雷鋒紀念日。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遼寧是雷鋒的第二故鄉和雷鋒精神發祥地。近年來,遼寧省文化和旅游系統擦亮紅色底色,大力發展紅色旅游,開展紅色文化基因賡續傳承活動,培養了一批紅色志愿者、紅色講解員,讓雷鋒精神在遼沈大地生根發芽、代代傳承。
賦能紅色文旅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遼寧省撫順市雷鋒紀念館時指出,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時代楷模。
雷鋒,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名字之一。雷鋒的生命長度只有22年,但雷鋒精神歷經60載鮮活依舊,哺育了一代代中國人精神世界的成長。雷鋒精神發祥地這一紅色文化標識,已成為遼寧省文化和旅游發展的有力抓手。近年來,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將雷鋒精神的傳承弘揚融入全省紅色文化和旅游的發展實踐,寫入《遼寧省紅色旅游發展規劃(2022—2030年)》,深植于文藝作品創作。雷鋒精神在遼寧這方英雄輩出的沃土上不斷演繹、傳播,與全國游客同頻共振。
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整合各地市雷鋒精神紀念設施、旅游資源,提高展陳水平,策劃常態化體驗活動。以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隊伍為主體,深入開展紅色講解員進校園等活動,大力彰顯遼寧作為雷鋒精神發祥地的底蘊底色?!?/p>
在鞍山市,鞍鋼雷鋒紀念館還原了雷鋒當年在鞍鋼生活工作的真實場景,并向游客展現中國鋼鐵工業的最新成就,工業旅游與紅色旅游齊頭并進。
在營口市,雷鋒文化博物館今年春節期間策劃推出了“永恒的精神”——雷鋒同志經典照片展,舉辦了“盛世新春”書畫展,讓游客體驗紅色文化與傳統文化交相輝映的年味。
在遼陽市,以雷鋒紀念館為軸心,弓長嶺區先后建起了雷鋒橋、雷鋒公園、雷鋒日記碑廊和雷鋒小學,讓雷鋒精神成為深刻的城市印記。
在撫順市,以雷鋒精神為主題的紅色旅游發展機制更加靈活,宣傳展示內容更加多元立體,這座因煤而生的城市,如今已成為以紅色旅游為主打,集冰雪旅游、生態旅游等于一體的旅游休閑目的地。
遼寧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促進文創產業發展、培育紅色文藝精品、開發推廣旅游線路、推出大型音樂組歌《雷鋒頌》、策劃推出紀錄片《永恒的精神》《與雷鋒同行》,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為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凝聚了奮進力量。
講好雷鋒故事
在遼寧各地開展紀念雷鋒活動之際,記者來到撫順市雷鋒紀念館。蒼松翠柏間,雷鋒紀念館莊嚴肅穆,自1965年開館至今,它歷經4次改擴建,累計接待游客7000余萬人次,成為撫順人、遼寧人的精神地標。
雷鋒紀念碑矗立在紀念館主軸線上,碑體正面鐫刻著毛澤東同志手書“向雷鋒同志學習”7個大字。青少年在紀念碑前靜立、宣誓,大人帶著孩子在《雷鋒日記》手稿前一句句念、一字字寫……開學前夕,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大家在一件件文物展品和一個個互動體驗項目中,了解雷鋒的故事,獲得人生的啟迪,汲取奮進的力量。
“這雙襪子縫了好多遍呀,我們數數看有多少個補丁?!崩卒h生前穿過的一雙縫補得看不出真容的毛線襪子,吸引來自沈陽的王先生帶著兩個孩子駐足觀看。在雷鋒紀念館的留言簿上,孩子寫下:“雷鋒叔叔你好,我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雷鋒式的好少年。”
雷鋒紀念館講解員劉思嵐正忙著為游客們講解雷鋒生前故事,她回憶說:“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說,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她介紹,雷鋒紀念館牢記囑托,在硬件設施、管理水平、宣傳教育、接待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提質升級,運用數字技術增強了組合場景的表現力,提升了觀眾的互動感和參與感。
在“紀念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專題展覽”的布展現場,志愿者褚士奇老人正在整理滿滿一行李箱的個人收藏,充實專題展的展品。前些年退休以后,褚士奇就在紀念館參加志愿服務,負責“小小講解員志愿服務團隊”的培訓工作?!拔覀冊谏蜿枴犴樈?0所中小學校中招募了多批次小講解員,他們至今已經講解2000余場。”褚士奇說。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歌聲在紀念館內回蕩,展廳里熙熙攘攘的游客仿佛告訴我們,60年過去了,雷鋒精神依舊滾燙。
傳承紅色精神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在撫順市雷鋒學院舉辦的遼寧省中小學專職思政課教師專題培訓班上,來自遼寧省內6個地市的300余名思政課教師們誦讀《雷鋒日記》,聆聽主題授課。接下來,他們還走進撫順市雷鋒紀念館、撫順煤礦博物館,感悟雷鋒精神、感受工業文化。
“我要像雷鋒那樣,在本職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迸嘤柊鄬W員、遼寧省燈塔市柳河子鎮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沈老師說,自己將把雷鋒的故事帶回去,讓孩子們常態化學習傳承雷鋒精神。
從全國學雷鋒活動經驗成果展廳、雷鋒文化主題走廊,到“螺絲釘巧克力”文創產品,在雷鋒學院,處處能感受到雷鋒精神元素。2019年,雷鋒學院建成,全面打造全國黨性教育基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基地、學雷鋒研學實踐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訓學員13萬余人次。
雷鋒學院黨組副書記、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李強表示,學院開設了專題教學、現場教學、情景教學等形式的精品課程?!疤貏e是現場教學環節,我們著力宣傳闡釋遼寧紅色文旅資源的豐富內涵與時代價值,整合了省內5個市的雷鋒主題文旅資源,開發黨史學習教育、尋訪遼寧紅色足跡等多條教學線路,帶領學員追尋雷鋒足跡,在沉浸式情景教學中講好雷鋒故事?!崩顝娬f。
“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感謝授課,收獲良多”“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學院留言板上,貼滿了學員們的留言。他們有的來自省內外學校,有的來自社區街道,還有的來自機關單位,雖來處不同,但大家都將追尋著雷鋒的腳步,帶著火紅的初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