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蕪湖機器人產業發展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許禮進近年來一直非常關注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并把它作為自己履職的重點。今年全國兩會,他提交了多份建議,其中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業機器人創新及應用等,是他重點關注的話題。
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從無到有,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認識體系、實現路徑和實踐成果,有力促進了產業數字化轉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許禮進表示,從國家層面看,工業互聯網已經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已建成具有一定區域和行業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150個,工業設備連接數量超過7900萬臺套,服務工業企業超過160萬家。從安徽實踐看,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的省、市兩級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推進體系,舉全省之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累計培育省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130個,入選工信部各類試點示范36個,工業云平臺應用率達57%,居全國第5位。
“關鍵技術亟需突破、高能級平臺偏少、推廣應用制約較多、人才缺口依然較大。”許禮進說,在發展工業互聯網、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中,還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到2025年,全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人才缺口數量將達到254萬人左右。其中,安徽超80%的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存在較大專業人才缺口。
“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大高能級平臺建設,加大應用推廣力度,強化人才支撐保障?!痹S禮進建議,從國家戰略全局出發,加快布局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聯合體,突破工業大數據分析、工業機理建模和開源平臺等核心技術,重點推進工業級5G芯片、模組、網關等產品設備的研發與應用,加快工業軟件、傳感器、智能化儀表、嵌入式系統等技術產品的國產化替代步伐,增強產業自主可控能力。同時,堅持優勝劣汰、動態調整,加大國家級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力度。扶持一批由傳統行業龍頭企業構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他建議,制定實施細分行業和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實施指南,打造一批標桿示范企業和區域樣本,加快工業園區、重點產業鏈數字化轉型。支持以行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為重點,打造一批國家級領航企業、“小燈塔”企業,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
同時,加快推進面向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新工科專業建設,加快建立工業互聯網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機制,開展工業互聯網訂單式人才培訓,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專業技術人才實訓基地,培育壯大既懂網絡信息技術又懂工業機理的復合型專業人才隊伍。
成立機器人國家創新中心
近年來,我國國產機器人發展不斷提速,2022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工業機器人累計完成產量44.3萬套。許禮進認為,“量變”還未形成“質變”,產業鏈高附加值產品生態尚未形成,制約了我國機器人產業從大國到強國轉變。
“國產機器人的整體技術水平對比國外還有較大差距,高端領域國產化替代困難。我國高端制造領域需要加快自主可控,否則存在安全隱患?!痹S禮進表示,國產工業機器人缺乏真實的、豐富的應用場景,產品用戶信心不足。
他建議,強化政府政策引導,實施一批效果突出、帶動性強、關聯度高的典型高端行業應用示范工程。爭奪機器人高端領域應用標準化制高點,在國際標準制定中彰顯中國技術與實力。同時,以機器人高端應用行業細分深化為導向,打造多層次人才培養高地。
此外,他還建議,成立機器人國家創新中心。通過構建新型舉國科技攻關技術創新體系,打造機器人產業發展命運共同體,建立起市場導向、產業主導、院所協作、多元投資、軍民融合、成果共享的創新機制;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鏈共性、基礎性和前沿引領性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支持引領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自主可控和高質量發展。
“打造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全球化開放創新平臺,整合全球創新要素資源,將平臺打造成為世界機器人前沿技術的發源地、共性技術的創新地和高層次人才的匯聚地,從而引領世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痹S禮進表示。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