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于心、奉獻于行,這是“中國好人”、馬鞍山市雨山區數據資源管理局辦公室主任丁力退伍以來一直堅持的志向和目標。多年來,他熱心公益事業、長期投身志愿服務,無私幫扶家境困境學子。
疫情期間,丁力的電話每天響個不停,他的每一天都在數據海洋里與時間賽跑。“疫情防控中,作為一名幕后守護者,我從未忘記自己身為軍人的初心和使命,退役不褪色。”丁力說道。當時,丁力每日的工作就是根據大數據信息,對有可能存在疫情防控風險的市民進行賦碼;為符合轉碼條件的市民進行“紅”轉“黃”,或者“黃”轉“綠”。
丁力先后被評為“中國好人”、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最美退役軍人等,累計志愿服務時長4000小時。
說起與志愿服務結緣的故事,丁力仍記憶猶新。
2011年5月的一天清晨,一個孩子掉入了雨山湖中。正在旁邊鍛煉的丁力見到,來不及多想便跳入湖中,將孩子救出。直到孩子被送進救護車,他才放心離開。
雖然丁力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但孩子的媽媽最終還是找到了他,滿含謝意送來了錦旗。
后來,丁力得知被救的孩子一家生活困難,全家靠孩子的母親修手表維持生計。于是他為這家人申請廉租房;教孩子騎自行車;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他的性格變得開朗;發現孩子對電腦感興趣后,他將家里的一臺新電腦送給了孩子……在丁力的幫助下,這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在丁力的幫助和關懷下,小男孩變得積極開朗,不僅樂意跟同學一起玩耍,學習成績也提高了。當初那個內向的小男孩,如今已順利考入大學,并且在丁力的影響下也成為了一名志愿者,他的身影也常常出現在眾多志愿服務現場。
其實在救助這個孩子之前,丁力就已經做出許多義舉。在部隊時他救過一個落水兒童;退伍后在育才路集貿市場他徒手撂倒了三名小偷……他人有危險,他永遠都是毫不猶豫挺身而出,勇敢伸出援手,無私地給予愛與關懷。
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丁力還先后牽頭成立了“郭明義”愛心團隊馬鞍山分隊、馬鞍山老兵救援隊、雨山好人志愿服務隊和雨山區傳遞愛群防互助服務中心。其間,他主動組織多次應急救援的宣傳教育活動和相關急救培訓志愿服務活動。
在丁力的帶動下,退役軍人、青年志愿者參加到各類災害、意外事故救援活動中。
此外,他還成為了馬鞍山市好人志愿者宣講團成員、馬鞍山市七彩志愿服務隊青色文明風尚志愿服務隊隊長。
2016年7月,馬鞍山市博望區持續暴雨,境內多條河流水位全面上漲。丁力一邊積極協助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工作,一邊迅速動員身邊朋友參與搶險救災的志愿服務,先后組織多家愛心企業前往災區,送去了價值8萬多元的生活物品和兩百多件救生衣。
2019年4月的一天晚上,博望橫山突發大火。得知消息后,丁力立即帶領紅十字公益救援隊的13名隊員連夜趕赴火場,經過5個多小時奮戰,共撲滅明火八處,暗火二十多處。為確保無復燃點,丁力還帶領山頂干群對過火區域進行地毯式排查。
如今,丁力被調到馬鞍山市雨山區數據資源管理局工作,但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丁力仍然保持軍人的沖鋒狀態。“我雖然脫去了軍裝,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軍人精神仍流淌在我的血液中。”丁力說道。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常誠 實習生 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