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六安各地各校推進"五育并舉" 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吳春華 分享到 2023-03-01 09:58:07

在霍山縣漫水河鎮中心學校,該鎮鄉村振興專員、教練聶宜星組建了校園足球隊。 通訊員 陳 華 攝

2月21日,佛子嶺路小學教師丁玲在田間給孩子們上語文課,把勞動教育與文化課相結合。記者 袁 野 攝

  勞育不割裂

  生活之中學問多

  2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六安市佛子嶺路小學,教學樓后面的耕德園里格外熱鬧,15畝菜地被劃分成一塊塊整齊的菜地。初春時節,孩子們或拿鋤頭翻地,或徒手拔草,或收獲著去年種下的蔬菜,或在老師的帶領下在田地里學習文化課程。

  在五年級5班的菜園里,語文教師丁玲趁著春光為孩子上一節田地間的語文課。“孩子們對美、對生活的感悟不可能全部來自于課堂,通過勞動能激發他們更多的感受。而這些勞動中的收獲,最終也會對他們的語文學習有所幫助。”丁玲說。

  勞動教育是佛子嶺路小學教學的一大特色,從2017年建校以來,該校就一直將勞動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在市、區兩級政府的支持下,我們學校開辟15畝的田地作為校內勞動教育基地,每個班級有一小塊菜園,孩子們每學期都會在老師帶領下親手耕種各類蔬菜瓜果。”佛子嶺路小學校長張瓊告訴記者。

  學校的勞動教育并不是割裂的,而是與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等文化、藝術課程緊密結合起來。“比如蔬菜收獲的季節,我們會組織孩子們采摘蔬菜放學后義賣,既鍛煉孩子們的口語交際,也鍛煉了他們的算術能力。”張瓊說。

  22日,在霍山縣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里,來自當地衡山鎮東城中心的800余名孩子也開啟了新學期的勞動教育。在3天2夜的勞育活動中,孩子們自己種植蔬菜、學習手工編織技藝、學習包餃子,參與各類勞動項目。“通過勞動教育,我們希望讓孩子們褪去嬌氣、感受生活。”霍山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余澤民說,從去年6月份基地運營以來,已接待霍山縣內外近2萬名學生前來勞動研學。

  目前,六安市成立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委員會,在各級學校全面實施勞動教育。要求中小學每周至少開設1課時的勞動教育課,并積極拓展勞動教育場地,鼓勵學生每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項至2項勞動技能。

  “除了在校內積極開展勞動教育之外,我們還選出了第一批13個市級學生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并積極探索與企業共建勞動教育基地,霍山縣的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就是與當地迎駕集團共同建設的成果。”市教體局副局長謝輝說。

  體育內容多

  競技鍛煉兩不誤

  “往邊路分球,注意跑位……”22日下午,在霍山縣漫水河鎮中心學校操場上,10多名孩子正有模有樣地進行足球訓練。該鎮鄉村振興專員、教練聶宜星在場邊高聲指導著動作。

  “孩子們基本上都是‘零基礎’,但是他們都對足球有著滿腔熱情。”聶宜星在霍山縣參與過10屆青少年足球夏令營的訓練工作,他告訴記者,考慮到孩子們的實際情況,他從基礎教起,先培養孩子們的球感和控球的基本能力,再傳授足球比賽相關的技巧。

  “我現在最期待的就是周三了。”該鎮中心學校八年級學生鄭健說。盡管一節課下來汗流浹背,但孩子們依然樂此不疲。“現在我們技術越來越好了,隊員之間配合也很默契,希望我們將來能參加比賽,取得真正的賽場上的勝利。”鄭健說。

  “我們學校一共327名學生,共有專業體育教師4人,除了正常開設體育課之外,我們在課后開設了足球、籃球等個性化課程。學生們參與程度很高。”漫水河鎮中心校校長舒軍說。

  在紫竹林小學,每到下午,學校操場上、運動館內,都能聽到孩子們鍛煉時的歡笑聲。足球、籃球、輪滑、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個性化課程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運動的樂趣。

  “學校共有61個班4000余名學生,一年級到五年級每周都有一天下午開展個性化課程學習,學校還開設了航模、機器人等科技體育項目,孩子們學習熱情高漲。”紫竹林小學副校長黃久訓告訴記者,通過競技類體育和體能鍛煉的展開,現在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大大提升,“雙減”后的課余生活也愈發充實。

  六安市教體局競技體育科科長代中勝告訴記者,六安市制定了《“奔跑吧·少年”兒童青少年主題健身活動實施方案》,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明確各年齡段學生體育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掌握1項至2項運動技能。

  “目前,我市已創建136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6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等各類體育特色學校,全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合格以上的比例為97.58%,優秀率提升到17.02%。”代中勝說。

  師資有缺口

  素質教育盼提質

  專業體育類人才短缺、勞動教育家庭配合程度低,這是在采訪中,每一所學校都反映的共性問題。

  “我們學校目前有4000名學生,然而專業的體育教師只有7位,即便按照1:200的師生比例來算,也有十幾名專業體育教師的缺口需要填補。目前這些缺口只能由別的科目教師兼職完成。”紫竹林小學校長關傳全坦言。

  在清水河中學,體育教學負責人陳彪告訴記者,學校初中部六年級至九年級共有96個班5000余名學生,然而專業的體育教師僅有16名,而作為學校體育教學強項的足球、田徑、籃球、乒乓球等競技類體育項目,專業人才更是緊缺。

  “這幾年青少年體質問題逐漸被重視,體育課程的地位也在逐漸提高,專業教師短缺的問題也日漸凸顯。”代中勝告訴記者,六安市過去體育事業發展的基礎相對薄弱,這本就限制了當地體育人才的數量。而體育教師每年招聘人數有限,新招聘的特崗教師按照規定需在鄉鎮學校供職5年,這些都導致了體育教師尤其是城區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缺乏。

  而在張瓊等教育工作者眼中,勞動教育則面臨著家長支持力度不足、評價標準模糊等問題。“勞動教育更多是貫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僅僅靠學校每周開設的勞動課程和每學期組織的研學是遠遠不夠的。雖然不少年輕家長愿意讓孩子們在家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但更多的家長對勞育的關注度不足,不愿讓孩子們承擔家務、體驗勞動生活。”張瓊說。

  清水河中學副校長黃英告訴記者,雖然目前國家印發了《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但是標準中對如何考核勞動教育成果缺乏細化要求,讓本來就概念寬泛、內容繁雜的勞動教育更加難以量化考核,只能由學校自行摸索。“初中階段有了中考這個指揮棒,家長們對孩子的培養功利性也更強,對勞動教育的積極性自然不足。”黃英說。

  “‘德育鑄魂、智育提質、體教融合、美育熏陶、勞動促進’五大行動是我們目前發展素質教育的指導方向。然而在發展中我們的確面臨著區域不平衡、專業師資力量短缺、家庭教育觀念功利化等問題需要破解。”六安市教體局負責同志說,下一步,六安市將完善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培養體系、管理體系和評價體系,推進“縣管校聘”改革工作,破解教師學科結構和區域分布結構不合理問題,同時努力推動學校、社會、家庭教育觀念的改變,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才觀,讓家庭、社會更加重視德智體美勞綜合全面發展。(記者 袁野)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州市| 城市| 甘肃省| 克什克腾旗| 吴忠市| 衡山县| 安化县| 班戈县| 涪陵区| 景德镇市| 陵川县| 龙里县| 右玉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安泽县| 乐业县| 弥勒县| 乳源| 永清县| 普陀区| 牙克石市| 凌源市| 宜川县| 泰宁县| 镇康县| 岱山县| 吴堡县| 巩义市| 江口县| 乌海市| 登封市| 中方县| 饶平县| 湘阴县| 文昌市| 南和县| 津南区| 泰安市| 东安县| 西昌市|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