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省地方標準《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合格備份樣品處置規范》(DB34/T4361-2022)正式發布,自1月29日起實施。近年來,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探索建立新機制,加強統籌指導,堅持社會公益屬性,樣品捐贈覆蓋安徽省16個地市,全新打造食品抽檢合格備份樣品捐贈“升級版”。
樣品利用標準化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堅持標準引領合格備份樣品合理利用的理念,在2021年出臺《食品安全抽樣檢驗樣品處置暫行辦法(試行)》的基礎上,及時總結工作做法,率先制定《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合格備份樣品處置規范》(DB34/T 4361-2022)安徽省地方標準,主要對樣品捐贈基本要求、樣品選擇、樣品處置、報備制度、樣品標識、責任保險等內容進行細化規范統一,與此同時,還制定合格樣品捐贈流程圖、捐贈樣品標識,有力引領安徽省食品抽檢合格備份樣品高水平合理利用。
規范流程,推動樣品利用制度化。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堅持從樣品捐贈工作流程入手,重點嚴把捐贈樣品的質量安全關,細化“6個步驟”,即事前報備、統一標識、安全評估、購買保險、統一裝箱、現場捐贈;同時,梳理“13項清單”,即樣品篩選、報備前自評、報備樣品、集中管理、現場查驗、統一標識、樣品編號、專家評估、購買保險、裝入專用包裝箱、樣品運送、簽訂捐贈協議、樣品交接。各地都按照“6個步驟”和“13項清單”開展樣品捐贈工作。
樣品捐贈常態化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加強工作統籌協調,采取視頻培訓、現場幫扶及月度通報、適時調度等方式,督促全省各市按季度常態化開展樣品捐贈,樣品捐贈覆蓋16個地市。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樣品捐贈,捐贈方式多樣化,既有省和市、市和縣聯合捐贈,又有市與市的區域捐贈;捐贈對象多元化,既有結對幫扶對象,又有養老機構和福利中心,還有大專院校。
區域間聯合捐贈機制建立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推動建立皖南片區區域間聯合捐贈工作新機制,指導皖南片區7個市聯合出臺《皖南區域食品抽檢合格備份樣品聯合捐贈辦法》,現場指導皖南區域食品抽檢合格備份樣品聯合捐贈活動,為探索開展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區域合作奠定堅實基礎。指導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制定《食品抽檢合格備份樣品常態化捐贈作業指導書》。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