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決勝“十四五”、奮進新征程的關鍵一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2月25日舉辦的“奮發有為往前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上了解到,2025年我省將高效落實各項政策,做到“五個加力突破”, 奮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今年我省將深入推進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未來產業培育壯大兩大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44%以上;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推動4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計劃優化實施30項民生實事。
戰新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44%以上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加力突破。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陳軍介紹,2025年我省將推進合肥濱湖科學城實體化改革,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安徽范式,推動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轉化科技成果110項以上,打造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匯聚更多“壓箱底”的戰略科技力量。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今年將深入推進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未來產業培育壯大兩大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44%以上。
具體怎么干?首先要聚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陳軍介紹,今年將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等戰略科技力量,持續實施省重大產業創新計劃,在能源、信息、環境、健康等領域實施產業鏈協同攻關,全力解決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
同時,加快建設4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爭創后續批次國家集群。持續做大做強做優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在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力爭2025年汽車全產業鏈營業收入突破1.75萬億元,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邁上萬億元臺階。
人工智能發展日新月異,今年我省將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智能算力規模將達到2萬P,新引育重點數商100家以上。
在未來產業賽道,今年我省將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和專業化工作推進機制,爭創國家級先導區。在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未來產業“新星企業”,建設一批未來場景實驗室、試驗區,將合肥濱湖科學城打造成前沿科技轉化首發應用區,力爭全省未來產業規模突破1600億元。
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
在釋放內需潛力上加力突破,對普通市民來說,今年“以舊換新”或有更大實惠。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2024年全年我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萬億元、增長4.7%,增速居全國第10位、長三角第1位。爭取6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規模居全國第8位,帶動銷售額超500億元。
今年我省將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和省級消費券政策,穩步擴大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費,加快發展新型消費,積極培育服務消費,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打造皖美消費新場景100個。據介紹,省發改委將研究制定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一批可操作、能落地、見實效的務實促消費舉措正在路上。
提振消費的同時,今年我省還將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關鍵之舉。新開工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000個以上,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向民間資本推介優質項目200個以上。
推動4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
在推動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發展上加力突破,今年我省將全方位加強與滬蘇浙及中西部、長江流域等各層級各領域合作,打造更多具有顯示度的成果。
2024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推進建設皖北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集群的部署要求,全年招引落地項目3317個,總投資10047.5億元。2025年,加快推動皖北全面振興將擺上更加突出位置,我省將加快提升皖北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水平,推動省內各區域板塊聯動發展。
促進城鄉融合,今年我省將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推動4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同時,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新培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20個以上。
探索推進省級政府公共資源統籌使用
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加力突破。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我省將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實施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攻堅行動,爭創合肥都市圈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健全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和解決問題機制,深化信用應用創新改革,完善招投標市場運行機制,探索推進省級政府公共資源統籌使用。
在擴大開放方面,今年我省將實施開放大通道大平臺建設行動,提升合肥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能級,建成合肥國際陸港二期等重點項目。實施優勢產業“抱團出海”行動,建設一批重點境外經貿合作園區。
啟動實施全域水患治理工程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今年我省將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加力突破。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大力推廣以工代賑,千方百計促進城鄉居民就業增收。深入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啟動實施全域水患治理工程,統籌實施城鄉安居工程,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2024年,我省聚焦群眾所需所盼,統籌投入各類資金567億元,實施了一批民生實事,各項年度任務高質量完成。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在對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信訪事項、群眾訴求辦理、公開征集意見等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分析的基礎上,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突出普惠性、兜底性、可行性,注重政策銜接,今年我省計劃優化實施30項民生實事,新增一些群眾反映強烈、需求迫切的事項,歸并部分同類事項,并將一些常態化工作事項調出。
據介紹,聚焦最大民生,我省將實施促進重點人群就業、放心家政、推動實現殘疾人較高質量就業等3項民生實事。聚焦天天有感,實施健康口腔、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餐飲油煙噪聲及惡臭異味擾民問題整治、便民停車、惠民菜籃子、優化無障礙環境、“食安名坊”培育、食品和藥械妝“你點我檢”等8項民生實事,辦好群眾反映強烈的關鍵小事,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聚焦品質生活,今年還將實施安心托幼、老有所學、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四好農村路”建設、完善便民文化設施、送戲進萬村、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老舊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等9項民生實事,不斷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質量。聚焦普遍受益,實施城鄉特困家庭篩查和兜底、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管理、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和困難群眾法律援助、困難殘疾人康復救助、困難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出生缺陷防治提升、適齡女性“兩癌”防治、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和淮河以南地區農村供水保障提升工程、全省工會驛站增能提質等10項民生實事,讓民生實事更廣泛地惠及千家萬戶。(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 實習生 張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