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肥西縣紫蓬鎮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以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為突破口,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合作社的產業優勢、市場優勢,通過強引領、育隊伍、興產業三大關鍵環節,走出了一條“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集體有收益、群眾得實惠”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筑牢人才根基,激活振興“源動力”
定期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活動,提升村級黨組織“領頭雁”帶動致富能力,舉辦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特邀縣委黨校講師、種植能手進行政策解讀、業務指導及經驗傳授,鎮村兩級黨組織書記接受高質量培訓達30余次。
定期舉行村黨組織書記“擂臺比武”大賽,通過PPT演講的形式,圍繞生態宜居村莊建設、特色農產品開發等議題亮成績、談經驗、謀發展,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互動中凝聚發展共識,全方位展現村黨組織書記在推進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鄉村旅游等方面的顯著成效。
實施農村優秀人才“回引計劃”,將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與培養村級后備力量有機結合,把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大學畢業生等群體吸納入合作社,參與合作社經營管理,組織新農村合作社的9名成員接受農業技術、經營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培訓,提升其專業素養和管理水平。構建“頭雁把方向、歸雁挑大梁、雛雁作保障、群雁強支撐”的人才隊伍體系,為全面推行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深耕產業融合,打造發展“強引擎”
紫蓬鎮立足實際,創新思路,積極探索資源盤活新路徑。通過大力推進土地流轉工作,將零散耕地資源集中整合,實施統一規劃、科學種植和精細化管理,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和農業產出效益。
在產業培育方面,堅持因地制宜原則,指導各村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特別是在農旅融合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創新成立了“鄉村旅游+農產品加工”合作社,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產業鏈條。
目前,已成功開發出瓜蔞子禮盒等系列地方特色旅游商品,不僅豐富了旅游產品供給,提升了鄉村旅游品質,更有效帶動了農產品附加值提升。據統計,通過農旅融合發展,當地農民人均增收達20%以上,實現了農業增效與農民增收的雙贏局面,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發展動能。
創新共富機制,織密利益“聯結網”
推進鎮域特色農產品種植結構,精心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種植體系,不斷豐富農產品品類,完善產品矩陣,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新農村的“綠色田園”合作社依托這一優勢,通過統一收購、標準化加工和品牌化營銷,顯著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擴大了產業規模效益,確保了農產品“產得出、銷得好、效益高”。 創新建立“基層黨組織+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機制。通過鼓勵黨員群眾以資金、土地、勞動力等多種形式入股,構建了村集體、農戶、經營主體多方共贏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村書記帶頭干、黨員示范干、群眾跟著干”的良好發展態勢,著力讓群眾生活質量好起來,錢袋子鼓起來。2024年,新農村集體經濟突破550萬元,兩年間群眾平均收入實現翻倍,近50名村民共享分紅碩果。(吳欣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