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付云鳳回到潛山市黃鋪鎮黃鋪村的娘家余花屋。雖然出嫁還不到4個月,但這是她成家后的第一個春節,讓她對這個養育她的村莊以及鄉里鄉親的感覺更加親切。
去年國慶,付云鳳舉辦婚禮。“女兒在出嫁的時候,我們家里只辦了幾桌酒席,按照我們這里的新風,親朋來的時候雖然隨了份子錢,但都是按照一百、兩百元的給的,更多是一片心意,重要的是歡慶和見證。”付云鳳的父親付衛華高興地說,婚事辦得喜慶,親朋聚得開心,大家都沒有負擔。
不差錢的富裕村 紅白喜事都簡辦
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安徽大別山革命老區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向大家致以新春祝福。得知潛山市黃鋪村圍繞紅白喜事操辦等完善村規民約,有效減輕群眾開支,李強表示贊賞,希望持續推進移風易俗,進一步培育文明鄉風民風。
“近三年來黃鋪村紅白喜事210多次,累計直接給百姓減負200余萬。”黃鋪村黨委書記王紹南介紹說,在村規民約的基礎上,黃鋪村64個村民組依托村民小組理事會均制定了組規民約。
組規民約由村民小組理事會召集群眾開會制定,經過組內協商,把紅白喜事宴席、用煙、用酒等標準,以及宴請人數、次數等都納入組規民約,制定了群眾認可的紅白喜事操辦標準。“組規民約制定后,越來越多的黃鋪村民選擇在家操辦紅白喜事宴席,每當有紅白喜事時,鄰里之間互相幫忙,共同操辦,鄰里關系也更加和諧。”王紹南表示。
紅白喜事都簡辦,并不是這里經濟不富裕。黃鋪村雖然是潛山市的一個丘陵村,但遠近聞名,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全國森林鄉村”“安徽省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當地的“黃鋪田園”還被評為3A級旅游景區。2024年,全村累計接待省內外游客6萬余人次。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超1200萬元、村集體資產發展到2.1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64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2850元增長到2023年3.1萬元,戶均存款達到10萬元,家家戶戶住上了小洋樓,可謂富得流油。
村民自治精細化 文明新風人人夸
鄉村治理關鍵在于發揮村民主體作用。村有監督委員會,組有村民理事會,干什么由群眾提議,怎么干由理事會商議,能不能干由村民代表大會審議,干得好不好由群眾評議。黃鋪村圍繞發揮村民主體作用,進行了有效探索。
這其中,村里每組都制定了組規民約,讓移風易俗、鄰里關系、環境衛生、利益分配、資產管理等“鄉情鄉理”事務均有章可循,提高村民自治精細化水平。“我們根據社會和經濟發展狀況,多次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制定紅白理事制度,并在基礎條件好的村民組先行采取組規民約進行約束,婚事新辦、喪事從簡,對宴席、用煙、用酒等標準,以及宴請人數、次數等都做出具體規定,任何人都不搞特殊。現在宴席都在村民家里辦,也節約了許多。”村民理事會副理事長郝漢青說,整治大操大辦、攀比炫富、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等,既要制定村規民約,還要細化組規民約。
黃鋪村的文明新風,只是潛山市移風易俗的一個縮影。記者從潛山市有關部門了解到,潛山市緊盯黨員、干部等“關鍵少數”,督促黨員、干部自覺抵制超標準、超規模的婚喪宴席和人情往來,嚴格落實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兩報告一承諾”制度,截至目前,該市已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10萬余份。
潛山市還把移風易俗與文明積分結合起來,推進文明超市和鄉風文明示范點建設,將積極踐行移風易俗、抵制“高價彩禮”、簡辦婚喪事宜等內容納入積分管理制度,對積極參與相關工作的家庭每次發放20~200積分。近兩年,潛山市32家文明超市,完成兌換積分獎品達60萬余元,極大調動了群眾自覺踐行移風易俗的積極性。(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