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肥西縣三河鎮的各村(社區),都活躍著一群身著鮮艷紅衣的志愿者,他們是社區的璀璨明星,更是眾人眼中的暖心擔當,他們書寫著屬于社區的溫暖與美好,用行動為鄉村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暖心“小老師”
每天下午四點半,背著書包的小朋友就陸續到達西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他們的“小老師”高少君也早早等在“輔導班”門口。作為孩子們的“小老師”,高少君每天都會給十余位小朋友進行課后輔導。
輔導時,“小老師”是溫聲細語極具耐心的,但在維持“課堂”秩序時,“小老師”也從不吝嗇自己的嗓門。在“一放一收”之間,孩子們的眼神逐漸開始專注,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
西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致力于為轄區青少年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和豐富的文化活動,不定期舉辦傳統文化、科普、手工等各類活動,以黨群服務中心為陣地,為居民提供所需服務。
熱心“話匣子”
在二龍街社區吳君芳婚姻調解室,有這樣一群法律明白人:楚風琴用溫柔的話語讓夫妻雙方在爭吵與分歧中尋找共識;何永峰用堅定的聲音讓夫妻隱藏已久的情感得以釋放……她們甘當調解“螺絲釘”,奮戰調解最前線。在這里,每一對夫妻都經歷了從迷茫到覺醒,從疏遠到親密的轉變。
依托“1名婦聯主席+N名婦聯執委+N名婦女議事會成員”的工作模式,吳君芳婚姻調解室不僅活躍在婚姻糾紛調解的末端,也奔走在宣傳引導的前端。調解員們常年在基層義務普法,積極參與“12·4”憲法宣傳日等重大法治宣傳活動30余次,免費向有需求的當事人提供婚姻家庭相關咨詢服務并發放相關宣傳畫冊1萬余冊,為的就是從源頭發力構建起婚姻家庭幸福的“防火墻”。
愛心“技能王”
每個月15日,九聯村的居民都會早早來到居民活動中心,等待“理發之旅”的開啟。一推一拉間,隨著碎發的落下,一個精神抖擻的發型就在黨員徐慶的手下誕生。
作為個體經營戶,徐慶每個月都會帶上寶貝工具箱,為村里的居民剪頭發,用實際行動成為九聯村最亮眼的“明星”。九聯村創建“九聯云3+幫”黨員先鋒品牌,凝聚黨員力量,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定期開展多樣化惠民服務,用黨建引領“志愿紅”,打造“零距離”惠民服務矩陣。
肥西三河人身上都有著一股與生俱來的熱誠和溫情,他們自發地穿上紅馬甲,出現在每一個需要他們的地方:景區幫助游客指引路線有他們,田野大棚里幫助農戶增產增收有他們,防汛抗旱在一線堅守有他們,基層調解為民紓困也有他們。
點滴匯聚成江海,春水無聲潤三河。點滴“志愿紅”也能匯聚成愛的江海,讓這座千年古鎮在溫暖和愛意中揚帆破浪,堅定前行。 (章卓、錢明、楊樂、李君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