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所孕育的偉大祖國、偉大民族
永遠是全體中華兒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
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
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歷史必然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著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為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提供強大精神文化支撐
▲2024年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部分成員在天安門廣場前合影留念。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國家民委組織翻譯出版
《習近平著作選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
系列重要著作民族文字版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
走入村村寨寨 抵達邊境國門
領悟思想偉力 凝聚共同價值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民族文字版
匯聚專家力量
國家民委組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團
分赴全國各地開展示范宣講
推動宣傳教育從線上到線下
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
▲2024年6月9日,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同心暢響”系列活動——全國民族團結“村BA”籃球邀請賽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臺盤村燃情開賽。 文靜攝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
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必須增進中華文化認同
▲9月28日,榕江縣侗族大歌隊的演員們在“村超”足球場上表演。當日,“發現中國之美·相約貴州村超”國際友誼賽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的“村超”足球場舉行。24名駐華外交官與當地“村超”球隊進行了一場國際友誼賽。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新時代以來
國家民委搭建節慶民俗、展覽展演、文化旅游等平臺
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等重大文化工程
在增進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上
扎實推進各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創新融合
▲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式文藝演出《各族兒女心向黨》劇照。 王靖祺攝
定期舉辦的
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少數民族戲劇、曲藝、聲樂展演
讓一項項民族非遺文化重煥生機活力
一個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走向廣闊天地
以藝會友 以演促創 以賽促交
國家大型舞臺不僅是各民族文化展示的窗口
也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臺
▲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馬上項目民族賽馬比賽3000米現場。王京廣攝
2023年3月
國家民委聯合北京市共同建設的
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
在繁華的北京西單開館迎客
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文化
在這里輪番亮相
▲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2024年第一期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體驗項目舉行,四川體驗區展示川劇變臉。 叢蓉攝
看歌舞 賞美食 體驗非遺
游客在一館之內
盡賞各族文化交相輝映
縱覽中華文化之美 家園之美
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2024年第一期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體驗項目舉行,河南體驗區展示少林功夫。 叢蓉攝
一部中國史
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
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
北京民族文化宮內
由國家民委主辦的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
1500余件文物古籍穿越千年時光
展現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
揭示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綿延不斷的生命力
以物證史 論從史出
通過文物古籍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開展一年多接待觀眾21萬余人
增進了各族同胞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
讓文物說話 讓歷史發聲
國家民委與國家文物局深化合作
圍繞黃河、長江、絲綢之路、大運河四大文化主題
編制“一起走過五千年”
首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
博物館精品研學資源推薦項目
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形象
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
▲第十三屆駿馬獎評獎委員會名單
文學是“經國之大業”
潛移默化滋養著民族精神
2023年10月
國家民委和中國作協聯合印發文件
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推動新時代民族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
指導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評獎
鼓舞各族作家胸懷“國之大者”
展現民族文學的五彩斑斕
彰顯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學氣象
文藝是時代的號角
今年8月
由國家民委策劃指導的民族音樂綜藝節目
《樂在其中》贏得全網關注
以音樂為媒 以融合為要
3期24場驚艷四座的音樂表演
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絢爛多彩
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詩情畫意
不僅斬獲收視三連冠
也得到主流媒體和社會各界關注
▲在民族音樂綜藝節目《樂在其中》舞臺,藏族歌手巴鄧頓珠與土家族歌手阿朵同臺演唱。湖南衛視供圖
歷史充分證明
燦爛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
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必須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不斷增進各民族文化互鑒融通
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
各項工作都要往實里抓、往細里做
做到有形、有感、有效
國家民委自2023年9月創新推出
“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主題文化活動”
走進貴州 循紅軍長征足跡 探“村BA”火爆密碼
走進云南 感民族文化豐美 聽團結和諧故事
走進浙江 沐南孔故里儒風 尋鄉村共富之路
……
傳承文化 賡續文脈 高揚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可觸可感
▲“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主題文化活動”浙江篇,第二十一屆“尼山杯”衢州市中小學生《論語》學習系列大賽現場,小學生帶來暖場演出。王琪攝
一個個實踐活動在中華大地落地開花
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促進人心歸聚 精神相依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道中華邊疆行”采訪團在內蒙古呼倫貝爾邊境線采訪拍攝護邊員的故事。 道中華邊疆行攝制組供圖
大力宣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需要創新涉民族宣傳的傳播方式
國家民委創辦“道中華”文宣平臺
道中華之美 美中華之道
開展 “道中華邊疆行”“道中華大講堂”等活動
聚合主流媒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涉民族新聞宣傳
走進萬里邊疆 與各族護邊員一起巡邊
走進和美村寨 感受民族鄉村振興的脈動
共同講好中華民族故事 傳播中國好聲音
▲9月22日,第27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重點活動在新疆喀什舉辦。崔志堅攝
近年來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走進校園
《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編纂加速推進
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創新開展
推動民族地區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
……
文化如水 浸潤無聲
引領各族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
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不斷增強
▲長城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圖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的金山嶺長城。 周萬平攝
從歷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
以時代精神賡續優秀傳統
著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必將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
提供更為主動、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