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部分老年消費者因辨識能力不強、個人權益保護能力不足被詐騙的情況屢見不鮮。不法分子往往通過“低價旅游”“免費贈送禮品”等幌子,坑騙老年人的“養老錢”,嚴重侵害老年消費群體的合法權益。
老年群體詐騙通常通過以下三個途徑實施:
一是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老年消費者個人信息,主動聯系并利用“低價”或“免費”旅游的噱頭吸引、招攬老年群體關注。
二是通過“低價免費游”的名義帶領老年消費者參觀“重點項目”并營造“合法外包裝”,打著“國家扶持”“政策補貼”旗號,偽造相關文件、證件、印章,通過虛構投資理財項目或夸大投資收益吸引消費者眼球。
三是安排“專家”授課或贈送高端禮品,給老年人營造“機不可失”的氛圍,以“高息保本”為噱頭誘騙老年人參與投資。投資初期按時“高額返利”,同時大力鼓吹“投資者”介紹“新人”并“許以小利”,以擴大覆蓋面。當詐騙分子一旦收取大額資金后,便卷款跑路。
在此提醒老年消費者警惕誘惑,筑牢信息保護和風險防范的兩道“防火墻”。一方面提升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保險合同等材料,不要輕易向他人泄露。另一方面要提升風險防范意識,樹立理性投資理念,警惕“高額回報”避免誤入投資陷阱。如不慎被騙或遇到可疑情形,應及時保留相關信息與證據,第一時間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依法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