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對保險欺詐行為的認知和防范能力,加強行業內反保險欺詐意識,營造誠信、公正的保險市場環境,平安人壽安徽分公司積極響應監管及行業號召,組織開展“反保險欺詐宣傳”活動,本期的消保小課堂帶您了解保險欺詐的定義、常見情形及危害。
一、什么是保險欺詐
《反保險欺詐指引》第三條指出保險欺詐是指假借保險名義或利用保險合同謀取非法利益的行為,主要包括保險金詐騙類欺詐行為、非法經營保險業務類欺詐行為和保險合同詐騙類欺詐行為等。
二、保險欺詐常見情形
(一)先出險,后投保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保險欺詐行為,即發生意外事故后再進行投保,將投保前發生的意外事故偽造成投保后的保險事故,從而達到詐騙保險金的目的。
(二)故意帶病投保
帶病投保也叫“倒簽單”,即被保險人在明知自己患有某種疾病的情況下,故意隱瞞病情進行投保的行為。
(三)冒名頂替
冒名頂替是指假冒他人名義申請保險理賠的行為。
(四)編造虛假事故原因
編造虛假事故原因是指投保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程度以騙取保險金的行為。
三、保險欺詐的危害
(一)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
巨額保險金讓不法分子鋌而走險,不法分子一旦得逞,其示范效應更可能引發他人效仿,從而敗壞整個社會的風氣,給社會增添不安定因素。
(二)損害保險消費者利益
進行保險欺詐的不法分子不但非法占用屬于全體投保人共同所有的保險資金,還可能導致消費者失去獲得保險服務或者保障的機會。
(三)影響保險行業口碑
進行保險欺詐的不法分子不斷給保險公司施壓,以此來達到非法獲取保險金的目的,進一步損害保險行業的信譽,影響保險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打擊保險欺詐,守護金融安全!反保險欺詐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參與,讓我們攜手共建誠信、安全的保險環境。未來,平安人壽安徽分公司將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反保險欺詐宣傳活動、加強風險提示和案例警示,為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切實防范化解保險欺詐風險,促進保險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及社會誠信體系的構建貢獻平安力量!(供稿:平安人壽安徽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