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夜間開始,合肥強降雨“返場”。面對強降雨模式,合肥市城管系統迅速啟動防汛排澇應急預案。從當天夜間至11日8時,合肥市城管系統共出動環衛工人和執法隊員15351人次,出動車輛1119臺次,落實收水口巡查8876人次,排查清理收水口15270個,推水清淤積水點496處,排查處置安全隱患79個。
暴雨預警“未眠夜”,動態巡查易澇點
7月10日夜間,包河環衛13個應急小組200余人進入第二個“未眠夜”,暴雨預警下,大家時刻關注降雨量。
對于前期降雨時梳理出的易積水路段和下水井口,包河環衛實行“包路段到人”“包井到人”,值守人員一人一車堅守,時刻關注路面排水情況,輕微積水及時處置,積水嚴重時以車輛警示過往行人及交通,并及時上報,協同相關部門開展排水作業。其他應急人員則在各路段各區域實行定段、定時、定人巡查機制,對于積水路段及時處置,全力保障城市道路通暢。
針對老城區老舊小區較多、地勢相對低洼的特點,包河區城管局黨委組織同安、包公、蕪湖路、淝河、望湖、駱崗、大圩等街鎮大社區城管部對轄區淝河大堤堤壩、水域周界和關鍵部位進行巡查,同時對危險邊坡、低洼易澇點、老舊房屋等區域進行重點關注,高度警惕因強降雨引發積澇、崩塌等災害。
面對強降雨模式,瑤海城管迅速啟動防汛排澇應急預案。7月11日上午9點10分,瑤海區城管局環衛應急人員在郎溪路與臨泉東路交口,及時打開雨水井進行疏通清淘,加速排水。同時,城管隊員對轄區易澇點動態巡查,清理雨水井,設置預警裝置,提醒周邊人行車輛避險。
雨勢減小,積水退卻后,瑤海區城管環衛人員組織道路沖洗車、高壓水槍、洗掃車對主次干道進行機械化強洗、二次沖洗和深度保潔聯合作業,全面徹底清除路面泥土、積垢,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恢復路面整潔與順暢。
積水淹到小腿肚,徒手清掏排水口
7月11日清晨7點半左右,雨勢正大,肥西路在強降雨下短時間內形成積水路面,漫過了道牙磚,現場廬陽區城管局局長朱先鋒帶領執法隊員,配合交警立即做好警示措施,并趟入漫到小腿肚的積水中,徒手將垃圾掏出,及時打開排水口,確保排水暢通。30分鐘后,城管隊員便完成該積水路段排水,恢復正常交通。
在淮河西路上,環衛工人利用掃帚將窨井口的淤泥和斷落的樹枝等一一清理出來,還不時俯下身子查看里面是否還有其它異物,助力積水清理。負責該班組的環衛班長介紹道,由于長時間強降雨,加上城市地下水管網口較小,該道路出現較深積水。
此外界首路、義井路、鳳淮路等路段地勢較低,屬于易積水路段,環衛工人們采取先集中人力處理大片坑洼積水,再分段處理小范圍積水的辦法,對由于道路低洼等原因造成的積水問題,進行推水作業,保障雨后路面無大面積積水。待雨勢減弱后有序開展人工路面巡回保潔,清除淤泥、清掃積水、清理斷枝落葉,盡快恢復道路清潔,消除安全隱患。
面包車雨中被困,城管冒雨推車
7月11日上午11時10分,當廬陽城管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吳俊巡查至廬陽區電廠路與防汛路交口時,發現一輛面包車陷在積水之中,車輪深深卡在槽口,積水已悄然漫過了車胎。車輛處于低洼路段,積水逐漸上漲,若不及時駛出則車輛可能會直接受損。
車主坐在車內,臉上寫滿了焦急與無奈,只能靜待救援的到來。吳俊見狀,迅速組織現場執法隊員上前,試圖合力將面包車推出積水。然而,濕滑的地面讓車輪失去了抓地力,任憑他們如何努力,面包車也只是在原地打滑,無法動彈。
“我們首先安撫了車主的情緒,告訴他保持冷靜?!眳强∫贿呍儐栠^往車輛是否有牽引繩等救援工具,一邊拉起了警戒線,指揮過往車輛有序掉頭,確保現場的安全與秩序。
在眾人焦急等待之際,一位市民駕車經過此處,見狀立即停車,從車內取出了牽引繩。在市民和執法隊員們的奮力推動下,面包車終于緩緩駛出了積水區域。當車輛重新穩穩地停靠在路邊時,車主對執法隊員和幫助他的市民表示感謝。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武鵬 通訊員 肖倩 米雁 童宗耀 張琪琪 毛嫻靜 丁勤 陳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