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月24日從寧國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該市結合皖南川藏線國家級旅游風景道創建工作,加快推進S345美麗公路建設,以景引路、以路串景,積極構建交旅融合大格局。今年前5個月,該市接待游客469.8萬人次,旅游收入33.31億元。
為豐富道路聯游新模式,加快形成“路是村景、村是路景、村景融合”新圖景,寧國市大力推進路旅、水旅和航旅融合。
一方面,該市依托皖南川藏線寧國段,結合全域旅游發展規劃,開發音樂公路、過水公路、love彎愛情公路,建設紅杉林游客服務中心、葛村魚鱗壩游憩點、東入口特色門戶驛站等道路沿線景觀節點,圍繞山地、河灘、森林、茶園等建設4條個性化自駕越野體驗線路,打造皖南川藏線必游、必吃、必買系列。
另一方面,該市在全省首創青龍灣“美麗航道”,打造“方塘—周塘—東風橋”兩條循環水上旅游航線和“夜游青龍灣”旅游項目,建設周塘起步區、龍爪島主題島嶼、惠云禪寺、水電大壩四大核心景觀區。同時,實施低空通航擴能提級項目,擴建青龍灣通用機場跑道至800米,探索開發低空經濟消費新場景,推出“看最美十八彎”等深度休閑觀光游產品。
寧國市從“以建為主”向“建管養運并舉”轉變,不斷提升縣域旅游交通體驗。該市聚焦“外聯內暢、提質增效”,實施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104公里,15個鄉鎮(街道)通達二級及以上公路,85個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2395個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超限超載、拋灑滴漏、改裝車輛行駛率下降超過50%。
同時打造“快進慢游”體系,實現皖南川藏線東入口8分鐘達高鐵站、15分鐘進城、30分鐘上高速,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開通線路76條,覆蓋所有建制村,建成9個鄉鎮物流服務站、34個村級電商綜合服務點,城鄉包裹快件實現“同城待遇”。
寧國市常態化開展路域環境整治,針對皖南川藏線難點堵點路段實施綜合執法、病害修復等五大攻堅行動,建立養護資金保障機制和常態化日常養護機制,成立紅色救援志愿服務隊,設立13個應急維修站點,為游客提供10公里以內故障拖車、緊急脫困等多項24小時免費道路救援。
該市還發揮農村公路上接“通景綠道”、下接“特色營地”的串聯功能,挖掘一批沿路旅游新熱點,大力發展“公路+產業”融合業態。
為做深綠道經濟,寧國市啟動青龍灣128環湖風景步道項目,依托森林步道打造天臺山千畝杜鵑徒步旅行項目,提質升級湯公山、犀牛角、萬家野櫻谷等7條森林步道。同時,依托森林防火道和過水路面打造萬畝竹海探險項目,改造提升村道、農林道、登山道,串聯“水景山景文景、田園果園茶園”,推動民宿、騎行、登山、漂流等特色游蓬勃發展。
該市還不斷挖掘體旅融合“新內涵”,舉辦“中國·皖美山水”騎行賽、自行車爬坡王挑戰賽、城市公園半程馬拉松比賽等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持續做大賽事經濟。同時依托河流水系,謀劃沿青龍河、雙河、潘茶河等露營地片區,有序引導“露營+民宿”“露營+研學”“露營+采摘”等產業融合。打造儲家灘、板橋、方塘等多個精品民宿集群,實現旅游資源一條龍、一站式集約發展。(記者 張敬波)
·編后·
寧國市持續創建交旅融合品牌,更好助力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美好的交通運輸服務和高品質旅游生活,努力實現“修一條路、造一片景、興一地業、富一方民”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