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第二十一屆(2023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公布,安徽博物院“山河安瀾——淠史杭灌區主題展”入選。
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組織開展,本屆共有全國各類、各行業132個展覽申報,經過專家初評投票,37個展覽進入終評環節。
淠史杭灌區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東南部,是淠河、史河、杭埠河三個毗鄰灌區的總稱,受益范圍涉及皖豫兩省4市17個縣區,實際灌溉面積1060萬畝,是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的畝均投資最低、灌溉面積最大、唯一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的特大型灌區,被譽為“新中國水利建設史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珠”。
2023年為紀念淠史杭工程開工建設65周年,由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安徽省文物局)、安徽省水利廳、中共六安市委和六安市人民政府主辦,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的“山河安瀾——淠史杭灌區主題展”在安徽博物院廬陽館(老館)推出,展出300余件套各類展品以及350余張照片和圖表,結合藝術品創作、歷史情景復原、沉浸式體驗空間等多種手段,首次將淠史杭灌區這一新中國成立后建成灌溉面積最大、唯一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的特大型灌區的建造背景、擘畫過程、工程規模、巨大效益完整呈現,弘揚其“自力更生、頑強拼搏、犧牲奉獻、科學求實”的精神價值,是共產黨人踐行初心使命的具體體現和鮮活例證。展覽因政治站位高、題材新穎、內涵深刻,契合時代需求,體現新時代博物館的使命和擔當,得到社會各界關注,入選國家文物局、中央文明辦和中央網信辦2023年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點推介項目。自開展以來,展覽觀眾40余萬人,青少年觀眾6.53萬人,線上受眾110余萬人次,開展社教活動24次,成為全省開展主題教育等系列活動的生動課堂,顯現出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