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身處在日新月異時代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見證著智能應用的誕生,它們如同神奇的鑰匙,也在為殘障群體打開著一扇扇無障礙之門。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極大改善了殘障人士的生活質量,也彰顯著人類對于平等與尊嚴的不懈追求。
從手語翻譯應用政務服務,到語音播報賦能日常交流,還有種類多樣智能家電……每一項技術的突破也都在為殘疾人群體描繪一個更加自主和便捷的生活圖景。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場景新應用,感受科技的力量,如何為殘障人士撐起廣闊天空,讓生活無障礙,多可能。
手語翻譯:讓他們的需求被“聽”見
5月10日上午,中科大高新校區,多媒體計算與通信實驗室內,信息學院教授周文罡正與合肥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正,就其團隊研發的手語問答系統上線合肥12345政務熱線服務平臺做對接和交流。
對著攝像頭,做出手語,系統就能實時將其轉換成文字,并進行語音播報。這還不夠,系統還會針對對話,做出回應,并在屏幕上,生成數字人,用手語的形式,配合文字,進行同步回答。換言之,在系統幫助下,一個普通人,即便沒有任何手語基礎,也能與聽障人士進行無障礙交流。
“2012年起,我們認識到,手語識別及翻譯任務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價值。”合肥人智院研究員、榮獲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的周文罡教授告訴記者介紹道,結合知識引導和數據驅動,團隊提出融合手形先驗模型和時空自注意力機制的視頻手語識別方法,建立了視頻手語理解領域的首個手語大模型SignBERT,并結合基于指令精調的大語言模型,研發了一套面向市政公共政策問詢的聾人視頻手語問答系統。
“系統分為三個關鍵模塊:手語識別子系統,將聽障人士的手語視頻翻譯為文本句子,實現了對手語表達的理解;自然語言問答子系統,針對文本問題,利用指令微調后的大語言模型和文檔檢索技術,輸出文本答案;手語合成子系統,將自然語言的文本答案轉換為符合手語語法規則的數字人手語視頻。”周文罡說,團隊希望這套系統能在開放的場景下,為聾啞人的溝通交流提供幫助。
“年內,這套手語問答系統將在合肥市12345熱線進行試用。”周正介紹道,目前,合肥市聾人群體規模約為20萬人,但他們卻無法正常通過12345熱線平臺反映訴求。
“手語接訪系統當前正處于最后內部測試階段,上線后,將面向全市聾人群體提供手語接訪服務。屆時,我們也會探討設置手語接聽專席,引入聾人話務員,助力殘疾人就業。”周正如是說。
語音識別:讓我們話語被“聽得見”
如果說,中科大周文罡團隊,以手譯心,讓聾啞人的聲音穿越寂靜,被世界聽見,那么科大訊飛則以技通意,讓訊息在聲文中自如切換,為殘障人士開啟了新的交流之門。
早在2017年,科大訊飛啟動“三聲有幸”項目,支持公益開發者使用AI技術。到2023年,訊飛進一步開放了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API的申請通道,促進了無障礙應用的發展。
截至2023年12月,3萬個無障礙應用,借助訊飛開放平臺AI能力的賦能,累計為1368萬名視障人士和聽障人士服務,同時,每天5000萬次視聽障人群也在享受到AI服務。
“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我們不斷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殘疾人組織合作,自主研發了助聽器、下肢外骨骼康復機器人、訊飛聽見(無障礙轉寫)等產品,為廣大聽力障礙、肢體障礙人群提供了全新的產品體驗。”科大訊飛愛博智能總經理蘇瑩表示。
以提供無障礙轉寫功能的訊飛聽見APP為例,該款應用,利用訊飛先進的語音識別技術,能準確將語音內容轉換為文字,支持多種語言實時轉文字翻譯,極大地提升了溝通效率。作為科大訊飛“聽見AI的聲音”關愛聽障人士公益行動的核心權益產品,聽障人士只需要提交認證,即可以免費使用錄音轉文字功能,方便聽障人士與大家日常的溝通交流。
殘疾人真正需要的,不是享受區別對待下的偏愛,而是像普通人一樣平等地生活。蘇瑩表示,在科技助殘方面,人工智能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大模型技術的語言理解能力、內容生成能力、對話等能力持續升級,未來,這些技術在殘障人士信息獲取、陪伴、安全守護等方面也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智能家居:拓寬殘疾人生活可能性
語音控制燈光開關與亮度調節,解決了視障人士的操作難題;智能床鋪能自動調整角度,為肢體殘障者提供舒適的休息環境……這是明光市殘聯攜手安徽省朗威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智能居家無障礙體驗廳。
“我們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康復產品更智能化,通過語音來控制一些康復產品,使輕度殘疾人可以獨立居家生活,重度殘疾人可以實現簡單居家自理,讓護理變得簡單,自理成為可能。”朗威科技總經理謝曉省說。
面對傳統照護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如離床艱難、起身不便以及長期彎腰護理帶來的身心壓力,朗威科技推出了眾多融合科技和人性化的設計。“我們有電動護理床、電動輪椅、電動馬桶椅等,很多室內的智能化護理產品,我們全系列都在生產,希望通過科技賦能,讓殘疾群體可以實現更加平等且便利的生活。”
科技助殘,企業同樣面臨眾多挑戰。“高科技康復設備的研發成本高昂,技術轉化效率難以保證,同時要確保產品的價格可被市場接受。”謝曉省說,朗威始終堅持科技立身、創新為本,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將有更多創新產品問世,進一步拓寬殘疾人生活可能性。(記者 孟一凡 李浩 呂文偉 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