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人文地,一城山水詩”,馬鞍山這一滿溢詩意的名字,蘊含著無垠的魅力與韻味。它不但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自然的珍寶。春風輕拂,萬物萌動,此時正是出游的絕佳時節。4 月 2 日至 3 日,安徽商報融媒體的記者隨“春游江淮”采風團抵達安徽省馬鞍山市。而馬鞍山的各大景點也于這美好的時光里展露出獨有的魅力。
詩韻酒香敬詩仙
李白文化園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城東南的青山西麓。李白文化園占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個景區,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閣、太白祠、李白墓、十詠亭、青蓮書院等景點。在這里,游客可以領略到保留完好的唐代名人墓葬形制的李白墓,以及展現出明清時期宗族祠堂建筑特色的太白祠和享堂。
隨著近年來歌曲《李白》和電影《長安三萬里》的流行,李白已經變成了當代流量文化的“網紅IP”,使得當涂縣大青山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旅游區緊密圍繞打造“精致大青山”的目標,通過實施美化環境、提升產業質量和精細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成功獲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此外,依托每年舉行的馬鞍山李白詩歌節,該園區舉辦了包括拜謁詩仙、詩歌朗誦、讀書會、桃花節和采摘節在內的多種活動,有效推廣了大青山的文化和旅游。園區年均接待的游客超過80萬人次,且這一數字還在逐年上升,其吸引力已經觸及了周邊城市如蕪湖、南京、合肥和上海等地。
4月3日,當地舉辦紀念詩仙李白逝世1262周年清明拜謁大典,在大典上,記者看到游客們和詩歌愛好者懷揣著對李白的敬仰與懷念,手提美酒和鮮花,步履莊重地來到墓前來祭奠。
一位來自上海的游客井宇陽先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了他對參與這次大典的喜悅之情。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不僅加深了他對李白生平和詩歌創作的認識,也讓他感受到了李白作品中所蘊含的豪放與激情。
詩景交融采石磯
采石磯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方向 5 公里處的長江東岸翠螺山西南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太白樓,便坐落于此。其與湖南岳陽的城陵磯以及江蘇南京的燕子磯,一同被稱為“長江三磯”。
采石磯為“長江三磯”之首,以其獨特的景色和悠久的歷史,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的造訪。李白、白居易、陸游、王安石、劉禹錫等眾多名家,都曾屢次登上這片土地,吟詩賦詞。特別是詩仙李白,他熱愛游覽名山大川,他的詩中有酒、有花、有月,有遠方的故事。他多次登上采石磯,留下了《夜泊牛渚懷古》《望天門山》《橫江詞六首》《姑孰十詠》《臨路歌》等六十首膾炙人口的詩作。他對采石磯山水情有獨鐘,還留下了跳江捉月、騎鯨升天的唯美傳說。
春天的采石磯更是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綻放的花朵如絢麗的畫卷,為這片山水增添了無盡的魅力。游客們穿梭于花海之間,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他們或悠然漫步,細嗅芬芳;或駐足觀賞,驚嘆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遠處的青山依舊,江水悠然流淌。采石磯的春天,既有大自然的壯美,又有花朵的婉約。它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領略這春日的盛景。
流光溢彩長江不夜城
馬鞍山長江不夜城,城市新IP,坐落于雨山區的采石鎮,毗鄰壯闊的長江。由江東文旅集團與國藝中聯科技聯手打造并運營。此城占地 134 畝,建筑面積達 89332 平方米,融合了沿岸文化的精髓,通過先進的光影技術以及電影化的布置,打造出“一街、一卷、一樂園、四廣場”的布局,締造了沉浸式的體驗空間。其打造的創新型場景空間模式,可謂一步一景,一步一娛,全面激活了夜間經濟,使馬鞍山“長江不夜城”這顆明珠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光芒。
據馬鞍山不夜城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義誠介紹,自 2022 年底開業以來,已吸引162家商鋪入駐,且采取0租金政策,與商戶達成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模式。在今年春節,舉辦了節慶活動,吸引了約 59.2 萬游客,營收約 330 萬,單日最高客流量超過 10 萬。它既是旅游的亮點,也是展示當地文化和歷史的平臺,立體呈現了長江流域 11 省的文化等內容,是馬鞍山的璀璨明珠,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夜間娛樂的好去處。(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楊雪嬌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