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了我省住建系統今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根據方案,我省將推進建筑施工綠色轉型,實現建筑工地節能、減碳、降廢、降噪、污水零排放。同時加強城市道路揚塵治理,加強建筑施工揚塵治理,保證規模以上的建筑工程視頻監控系統和揚塵在線監測系統聯網使用率100%。另外,我省還將開展全省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據介紹,我省今年將對建筑工程分地區分類實施差異化監管。聚焦揚塵防治薄弱環節,突出土方開挖、渣土轉運、綠化施工、房屋拆除等重點環節,加強各類園區(含自貿區)薄弱環節的揚塵監管,實施清單管理,落實市轄縣(市)區“三單制臺賬”全覆蓋并按月更新。加大對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市政道路(含軌道交通)和拆除工程巡查力度。加強城市道路揚塵管控工作,采取有效的降塵及防塵措施,降低道路揚塵。按照《城市道路清掃保潔與質量評價標準》,持續加大城市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推進力度,提高城市道路保潔質量和效率,有效控制道路揚塵污染。嚴格渣土運輸處置監管執法,加強渣土運輸車輛規范化管理。重點檢查群眾關切以及投訴問題,對環保督查的典型問題跟蹤問效,落實建筑工地和道路非移動的動力設施空氣污染監控管理。
按照方案,我省將積極引導建筑施工企業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加大對智能限電器、空氣源熱泵、空載節電器、自動清洗與噴淋系統、節材型低碳化模板體系等綠色新技術應用推廣力度,推動綠色施工技術全面應用,大型項目全面達到國家規定的綠色施工評價優良標準。當預測到未來空氣質量可能達到預警分級標準時,及時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機制,落實長三角區域重污染天氣應急防治協作聯動措施。結合智慧工地建設,全面提升建筑施工揚塵防治施工現場信息化水平,實施大數據檢測監管。施工現場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實現對車輛進出通道口、施工作業面、基坑等施工現場重點部位和區域場所實現遠程高清視頻監控;依托建筑工地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實現建設工程智慧監管與企業信用管理平臺聯網,實時采集現場揚塵顆粒等環境數據,相關實時信息和預警信息實現與智慧工地平臺互聯互通,實施大數據監控治理。鼓勵有條件的工程項目應用“三棚一簾”、智能天幕系統等新型揚塵防治技術和設備,實施揚塵在線監測系統與噴淋、霧炮等降塵設施智能聯動,形成揚塵監測、管控和治理的一體化智能閉環體系。
根據相關法律法律,省住建部門將聯合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不定期、不間斷地開展日常巡查、重點督查、聯合執法,以“四不兩直”方式暗訪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情況,對責任不落實、揚塵防治措施不到位、整改不積極的企業和項目,運用行政、經濟、信用等多種手段,依規給予誡勉談話、停工整改、取消評先評優資格、罰款、記入不良行為記錄等。同時建立施工工地管理清單,將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依規取消省市標準化文明工地申報資格,限制參加政府投資工程招投標等。
另外,我省還將持續推動混凝土攪拌站綠色發展,實現廢渣廢水零排放循環利用。聚焦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突出問題,依法整治,通過集中開展揚塵污染整治,查處一批突出問題、公布一批反面典型、移交一批違法線索、處罰一批違規站企,進一步健全預拌混凝土攪拌站長效監管機制,推動全省空氣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