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安徽監管局召開會議,介紹轄區內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進展和部署。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省經各級商業銀行和協調機制共同蓋章確認的第一批“白名單”項目103個,商業銀行累計完成授信61個、授信金額206.6億元、累計放款116.5億元。從房企屬性看,民營房地產企業項目54個,占比達52.4%,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融資需求。
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會議指出,房地產鏈條長、涉及面廣,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影響,與廣大人民群眾息息相關。
1月,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出臺《關于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推動房企與金融機構精準對接。
隨后,金融監管總局安徽監管局高位推動,成立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要求各級商業銀行成立“一把手”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全力推動融資協調機制落地顯效;協同聯動,聯合起草制定《城市房地產協調機制實施細則》,聯合在合肥、蕪湖分別舉辦北片、南片兩場專項融資對接會,提高項目融資對接效率;要求“一項目一主辦行”,督促主辦商業銀行對符合融資條件的項目,開辟綠色通道,條件成熟一筆、快速發放一筆,切實提升授信審批效率。
銀行業積極行動支持行業健康發展
隨著首批房地產融資項目“白名單”問世,安徽銀行業積極行動,部署落實相關工作,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徽商銀行成立由總行行長任組長的落實融資協調機制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總分協同,專項跟進本地白名單項目,按照“公布一批、對接一批”、“成熟一批、申報一批”的原則,推動符合條件的項目盡快落地。截至目前,在全省范圍內已對接第一批白名單項目36個,其中徽商銀行作為主辦行的項目16個。累計為18個白名單項目審批授信52.64億元,融資協調機制成立后,已為8個地市的13個項目按工程進度發放貸款6.51億元。
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快速響應,一方面建立全過程監測和多層級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另一方面強化激勵約束,將融資協調機制落實情況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引導全行統籌協調、主動作為。截至目前,建行作為主辦行的項目22個,對接率100%,授信總額40億元,貸款余額22億元。其中,協調機制建立后為9個項目新增授信10億元,新增貸款投放6.4億元。
中信銀行合肥分行成立協調機制工作專班,同時六家二級分行成立相應專項小組,加強與協調機制對接。通過差異化授權,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某項目貸款的放款預審等工作。項目批復金額18億元,在協調機制后,又為該項目新增了3.5億元貸款投放。
金融監管總局安徽監管局表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需要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房地產企業、商業銀行同向發力。協調機制是通過聚焦房地產項目,更有效支持資產優質、經營合規的項目,滿足項目合理融資需求,推進項目的正常開發建設和交付。下一步,該局將加強與地方政府和住建部門的協調配合,進一步推動各方加強房地產項目的審核把關,推動各商業銀行加快工作進度,著力提高項目獲貸率和融資滿足度,為推動我省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撐。(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