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子不高但肩膀寬闊,眼睛不大卻炯炯有神,走起路來挺胸收腹,像一個標準的軍人,這是同事們眼中的劉林輝。作為合肥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副隊長,入警二十三載,劉林輝從不乏誓守國門的一腔熱血,不善言辭,卻總能令歸鄉游子感受到國門的溫暖。從軍旅到警營,他身上沒有槍林彈雨的驚心時刻,也沒有千里追兇的生死搏殺,有的只是在國門下時刻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信念。同事們的眼中,他是親密的戰友;旅客的眼中,他是國門的衛士;群眾的眼中,他是時代的雷鋒。
歸還鉆戒,做服務旅客的“解憂人”
“所以說啊關鍵時候還是得靠警察啊,要不是有你們,我的損失就大了!”
今年2月份,從泰國旅游歸來的旅客王浩帶著兩面帶有精致包裝的錦旗來到合肥邊檢站執勤一隊門口,緊緊握著負責引導接待的民警蘇宏偉的雙手,樸實無華的話語和激動興奮的表情中充滿著真情實意的感激。
“您慢慢說,這錦旗是怎么回事啊?”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禮物”,民警蘇宏偉則一臉懵,心里不由得犯起了嘀咕:啥錦旗?給我的?我沒干過這事啊……
“我來是找劉林輝的,前段時間你們不是在新橋機場撿到一個包嗎,是他還給我的,當時著急趕著回家過年也沒有表達感謝,今天我就是來特地感謝他的!”
原來,2月3日下午,剛執行完當日泰國——合肥入境航班勤務的劉林輝發現一只隨身攜帶的黑包被人遺失在口岸限定區域,劉林輝在撿到包后檢查發現里面裝有兩枚金戒指、大量現金及相關證件,在得知所撿到的包價值不菲后,他立刻聯系航空公司通過包里的護照查詢失主姓名電話,經過多方核實查詢,最終與失主王浩取得聯系,并在春節前夕順利將包交還到王浩手中。
王浩說,他和妻子剛結婚不久,包里的戒指就是夫妻雙方的新婚戒指,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還好被邊檢的警官撿到,不然他沒辦法向自己以及新婚妻子交代。
2月21日,為表達對民警的感謝,王浩專程驅車至該站送來錦旗,也才有了開頭那一幕。在劉林輝的工作和生活中,發生像此類事情的還有很多:幫助旅客找回丟失的在留卡、幫助在機場走丟的孩子尋找父母、勸說受到電信詐騙的群眾迷途知返等等,每一次劉林輝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別人,用他自己的話說,“拾金不昧、樂于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移民管理警察,這更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
無償獻血,做守護人民的“暖心人”
“無償獻血,獻出的是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的卻是不可重來的生命!”10多年前,劉林輝的班長對他說了這句話,10多年后,他把這句話同樣說給了他帶的兵。
2006年,當時的劉林輝還是一名年輕的武警邊防戰士,在一次駐地醫院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中,劉林輝聽到了他的班長對他說的那句話,此時的他,心中便涌起一股強烈的沖動,于是毫不猶豫地獻上了人生的第一袋鮮血,也是從那一刻起,劉林輝踏上了這條無悔的獻血之路。之后的每一年,劉林輝都會去無償獻血,還獲得了合肥市獻血榮譽證書,同時也積極向身邊的戰友、朋友們宣傳無償獻血。在他的影響下,許多他帶的兵、同事、朋友家人們也紛紛加入到獻血的行列中。由于劉林輝每次都獻血都獻400毫升,漸漸地,“劉四百”的外號也就在部隊里慢慢傳開了,對于這些外號,劉林輝從來都是憨憨一笑,他說:“今后我不但要繼續獻血,還要捐獻骨髓,把骨髓里的愛繼續傳遞下去!”
十幾年間,劉林輝一直非常注重飲食健康,保持營養均衡,同時他還堅持每年參加馬拉松比賽,他知道,只有自己的身體健康,才能獻出優質的血液,也才能幫助和拯救更多的人。
18年的無償獻血、助人為樂,驗證了劉林輝的無悔人生,一張張無償獻血證書,也成了他愛心奉獻最真實的記錄。
在生活中,劉林輝也是個“閑不住”的人,作為所在社區的樓長,他一直積極參加社區的志愿服務活動,大到宣傳政府政策、反詐知識,小到統計人員信息、打掃樓道衛生,作為移民管理警察,他還利用調休時間主動前往學校宣講移民管理相關法律知識,他也多次獲得社區“最美志愿者”榮譽。
劉林輝說:“我希望用自己的微光在每個需要服務的地方發光發熱。”
(殷帆 蘇宏偉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