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安徽:“雙減”中做好科教加法,辦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大賽
來源:安徽商報 責任編輯:陳衛華 分享到 2024-02-22 13:02:04

2月22日上午9:00,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簡稱“省科協”)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在合肥召開。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獲悉,過去五年,安徽省公民科學素質穩步提升,科普工作提質增效。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省科協發揮引領和橋梁作用,助推全省科技創新、科技經濟融合等多方面工作高質量開展。根據規劃,未來五年,省科協將助推公民具備科學素養比例達16%,擦亮“安徽科創”金字招牌。

安徽公民科學素養居全國第十位

省科協主席韓軍介紹,過去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和中國科協有力指導下,省科協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借安徽高質量發展之大勢,乘中國科協與安徽省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之東風,持續深化科協系統改革,堅持“四個面向”,深入強“三性”、去“四化”、建設“三型”組織,提升“四服務”履職能效,各項工作成效顯著,科協事業健康發展。

2022年,我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2.8%,居全國第十位,較2018年提升4.33個百分點,位次提升1位。

助力科創成效顯著

去年,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成功在合肥舉辦,匯聚高端人才智力資源,為安徽科技創新注入強勁動力。發布29項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舉辦10項“學術跨界融合”主題高端論壇,組織70余家全國學會跨學科聯合專題論壇活動,舉辦院士專家報告285場。四屆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累計64位院士參加論壇活動,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100余項。

銅陵、蕪湖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和創新驅動示范市,“科創安徽”建設全面實施,為地方重點產業發展聚勢賦能。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持續舉辦、廣受肯定,成為長三角地區科技領域有影響力的品牌活動。

成功舉辦三屆中國(蕪湖)科普產品博覽交易會,成為全國科普工作的金字招牌。安徽“創新地標”之一的省科技館新館在巢湖之畔閃耀面世。全省注冊科技志愿者數、組織數、開展活動數、品牌項目數均居全國第一,科普信息員總數全國第一、科普傳播量全國第二。

科技經濟融合深入推進

韓軍介紹,過去五年,全國學會科技服務“入皖行動”形成協同創新長效機制,40多家全國學會與我省相關市縣開展“會地”合作。銅陵、蕪湖“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成效顯著,20多家全國學會服務兩市重點產業發展,“科創中國·銅陵分平臺”建成運行,省科協與銅陵市政府啟動戰略合作,成立銅基新材料、機器人等產學研聯合體,舉辦中國電纜產業科技創新協同發展高峰論壇,國際汽車新材料大會落戶蕪湖。推進7個“科創安徽”試點城市(園區)建設,構建節能環保、新材料等11個“科創安徽”科技服務團,新一代信息技術等6個協同創新聯合體、28家省級學會服務站的“團—站—體”服務體系。227名海智專家開展對接活動145場,促成項目簽約130項。

強化創新“大腦”

據了解,中國科協年會期間,院士專家與省黨政領導座談會圍繞我省七大新興產業發展提出96條對策建議,10個專題論壇形成智庫報告和閉門會議建議專報。    

目前,全省已建設12家省科協科技創新智庫研究基地、17個在皖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建立科技創新智庫專家庫,完善智庫研究基地、專家庫、決策咨詢研究項目管理辦法。創辦《安徽省科技工作者建議》,27期受到省領導批示批辦。圍繞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組織開展決策咨詢項目研究,形成決策咨詢研究報告98份,安徽科技群團智庫成果采集項目入選中國科協資助項目。

科普服務質量持續提升

省科協牽頭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做優做強“科普安徽”品牌,搭建各類科普工作平臺,加強科普隊伍建設,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抓好現代科技館體系和基層陣地建設。

我省8縣(市、區)入選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總結評估優秀名單,總數居全國第四;我省49家單位被命名為2021-2025年首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2個縣(市、區)被命名為2021-2025年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入選“‘科創筑夢’助力‘雙減’科普行動”試點城市、試點單位數均居全國第三。    

全省認定1000家省級科普示范單位。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成效顯著,省科技館新館“三基地一平臺”和“全省科普教育龍頭場館”功能更加凸顯,22家科技館免費開放,阜陽等5市科技館新建開放;10套流動科技館在59個縣(市、區)巡展;38輛科普大篷車基層巡展4000余場次;建設29座農村中學科技館,服務公眾30萬人次;安慶等市聯合共建特色專題科普館。

科技人才加速匯聚

據介紹,五年來,省科協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親”和“緊”上下功夫,為科技工作者提供有溫度有速度的服務。

該協會認真組織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7人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2人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章、9人榮獲獎狀,2人榮獲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轉化獎。實施青年科技人才托舉計劃,10名青年才俊脫穎而出。成功承辦2023中國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合肥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獲評全國優秀基地,吸引匯聚天下英才。培養創新后備人才,改革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競賽賽制,“英才計劃”每年培養40名優秀中學生,高校科學營活動追蹤服務3530名營員,10萬余名中小學生參加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6個市設立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淮北等市科協積極舉薦淮海科技獎。

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韓軍介紹,未來五年,省科協將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設,廣泛開展科學家精神“進學校進院所進企業”,激勵科技工作者牢記報國為民光榮使命,奮力創新創造。廣泛深入開展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特色活動,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科學、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支持我省量子科技、深空探測等領域科學家組建國際科技組織。深入實施“海智計劃”,協同推進合肥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拓寬聯系渠道,爭取更多的海外人才、項目落地安徽。

推動青年科技人才托舉計劃提質增效,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深入實施“中學生英才計劃”,培養基礎研究后備力量,辦好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大賽,助力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

我省將建設“科創中國”安徽分平臺,匯聚創新資源和企業需求,促進我省各類機構入駐并在線對接、精準匹配。推進“科創中國”“科創安徽”試點建設,擴大試點城市,助力打造我省科技創新策源地與新興產業聚集地融合發展生態體系。

省科協將把提升公民科學素質作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基礎工程,持續優化省政府對各市政府公民科學素質考核工作,力爭“十四五”末全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6%。

省科協還將引領和協同全省加強科技志愿服務工作體制機制建設。開展科技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加強科技小院建設。持續擦亮全國科普日、科普惠民鄉村行等活動品牌,推動優質科普資源直達基層。完善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實現設區的市級科技館全覆蓋。推進各級科技館、各類科普場館協同合作、資源共享,提升輻射服務效能。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 文/攝)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蓝田县| 绍兴市| 郯城县| 永仁县| 贵港市| 聊城市| 乳山市| 宜宾市| 乐至县| 兰坪| 大埔县| 江陵县| 万安县| 达拉特旗| 阿拉尔市| 临武县| 洪洞县| 毕节市| 庄河市| 汉中市| 桓仁| 六安市| 泗水县| 阿克苏市| 佛教| 都匀市| 定陶县| 屏山县| 高尔夫| 财经| 泸溪县| 米泉市| 依兰县| 瓦房店市| 淮安市| 页游| 肃北| 华容县| 曲阜市|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