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我省印發《進一步深化安徽省財政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改革試點方案》,本著“能放則放、該簡則簡”的原則為科研經費使用“松綁”,最大限度賦予科研人員項目經費使用自主權。
根據國家和我省有關文件精神,《方案》充分借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研經費管理“大包干”工作經驗,結合科技部門機構改革工作實際制定,旨在進一步深化科研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動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科研經費管理模式。
堅持充分放權、放管結合、協同推進、分類實施和績效導向,我省構建“規矩在先、責任自負、科學抽查、違規必究”的管理模式,明確權責邊界,加強信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改革紅利真正有利于優化科研環境。實施范圍涵蓋省自然科學基金類項目、科技人才類項目、科技決策咨詢類項目、創新平臺類項目以及科技攻關類項目。
根據這一方案,執行科研經費包干制的項目申報時不需要編制預算,只需明確項目經費總金額。項目經費包干范圍包括設備費、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燃料動力費、差旅費、會議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勞務費、專家咨詢費、管理費用、績效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項目負責人作為第一責任人,代表研究團隊簽署科研誠信承諾書,承諾遵守科研倫理道德和科研誠信要求,按照科研項目績效目標和任務書開展科學研究工作;項目經費全部用于與本項目研究工作相關的支出,不得截留、挪用、侵占和虛假套取,不得用于與科學研究無關的支出。違反科研誠信承諾的,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作者: 汪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