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1月11日獲悉,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2023年十大事件評選結果正式揭曉。該評選活動由安徽省開放型汽車生態實驗室發起,于1月5日至9日期間通過公眾網絡投票的形式進行,從2023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諸多重要事件中評選出十大標志性事件。
這些標志性事件反映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在2023年所取得的突出成績:政策方面,安徽明確將新能源汽車列為“首位產業”,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智車強省”,在全國率先審議通過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地方法規,并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配套。產業方面,全省汽車產量首次突破200萬輛,全年汽車產量預計超過240萬輛,實現了歷史性突破;七大整車廠簽署共識宣言,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同;以奇瑞和國軒高科為代表的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積極布局海外市場,成功“走出去”;本土零部件巨頭中鼎集團強勢挺進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奇瑞聚焦自主研發并通過建立跨界技術聯盟增強核心競爭力;蔚來正式對外開放換電業務,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能模式的創新及標準化進程;安徽搭建高水平開放合作平臺,參與國際國內產業協作。這一系列重大事件共同描繪出一幅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砥礪前行的壯麗畫卷。
附: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2023年十大事件
1、安徽把新能源汽車明確定位為“首位產業”,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智車強省”
安徽省委、省政府6月份正式印發了《關于強化創新引領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指導意見》(皖發〔2023〕8號),并于6月和8月先后召開兩次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推進大會,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擔任雙組長的高規格領導小組,組建實體化運作的省汽車辦,邀請汽車相關領域全球頂尖專家組建戰略咨詢委員會作為高質量發展戰略決策的“思想庫”和“智囊團”,未來5年累計安排200億元財政資金,組建超1000億元的汽車產業鏈投資基金,全力打造一流的創新生態、“智造”生態、服務生態、人才生態、文化生態、資本生態和開放生態,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智車強省”。
力爭到2025年,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取得突破性進展,產業生態全面建成;到2027年,打造2-3家全球一流汽車整車企業和世界級汽車自主品牌,匯聚一批位居行業前列的核心零部件企業,引育一批創新能力突出的研發機構,培育一批后市場頭部企業,建成全球一流的汽車創新人才集聚地,車路高效協同的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升。
2、安徽汽車產量首次突破200萬輛,實現歷史性新突破
安徽汽車產業實現歷史性新突破,汽車產量首次突破200萬輛,全年汽車產量預計超過240萬輛。今年1-11月,安徽汽車產量217.8萬輛,增長42.7%,占全國8%,居全國第2位。新能源汽車方面,1-11月,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8萬輛和79.1萬輛,約占全國比重9.3%和9.5%。
與此同時,省內多家整車企業接連發布多款全新車型,持續推動產銷兩旺和競爭力提升。11月9日,華為與奇瑞汽車聯合發布雙方合作的首款智能電動汽車智界S7,這款車被定義為高能大空間智慧轎車,也是華為汽車智選車模式下的首款轎車。11月17日,江淮旗下定位為“新國潮智能電混MPV”的全新車型瑞風RF8正式開啟預售。12月20日,奇瑞的高端新能源車型星紀元ES正式上市。12月23日,蔚來正式發布了全新的智能電動行政旗艦轎車ET9。12月29日,大眾中國宣布,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已于近日正式投產,生產車型為出口歐洲市場的純電車型Cupra Tavascan,另一款面向中國市場的大眾汽車品牌車型將于2024年下線。
3、安徽七大整車廠簽署產業鏈供應鏈共識宣言,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同
5月28日,在“投資安徽行”系列活動啟動大會上,漢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蔚來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長安汽車有限公司、合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等安徽省七大整車企業共同簽署《建設高水平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共識》,提出加強聯合創新,強化整零協同,共建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海外市場,共同打造人才生態圈,共同推動金融創新,共同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攜手打造汽車產業服務標準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水平,助力安徽省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產業集群。
4、安徽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加快海外布局,成功“走出去”
2023年奇瑞汽車出口量達到了937148輛,同比增幅高達101.1%,已經連續21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換言之,中國每出口5輛車,就有一輛是奇瑞,奇瑞汽車在自主品牌出海計劃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力。截至2023年底,奇瑞擁有海外銷售、服務網絡1500多個,建有16個生產基地,全球汽車用戶累計超過1300萬人,其中海外用戶達到335萬。
2月,國軒高科宣布與歐洲新銳電池制造商InoBat簽署諒解備忘錄,擬合建40GWh電芯及Pack工廠。9月,國軒高科德國哥廷根電池工廠正式投產,標志著在歐洲的生產和供應已經實現本土化。9月,國軒高科宣布將在美國伊利諾伊州投資20億美元建設一座電動汽車電池超級工廠,預計將生產10GWh的鋰離子電池組和40GWh的鋰離子電池芯。10月,國軒高科宣布擬在美國密歇根州建設電池材料項目,總投資23.64億美元,以實現北美地區新能源動力和儲能電池核心原材料的本地自主供應。12月,國軒高科美國弗里蒙特工廠首款電池包產品下線。迄今國軒高科已經形成歐洲、北美、東南亞三處海外關鍵點位布局,全球本土化產能部署已形成初步格局。
5、安徽加快完善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10月和12月先后印發了《安徽省高質量充換電服務體系建設方案(2023-2027年)》和《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暫行)》充換電基礎設施領域的兩大政策文件,提出到2027年,全省建成換電站不少于500座,充電樁不少于50萬個,滿足100萬輛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省充換電基礎設施綜合監管服務平臺公共充電樁接入率達到100%。
12月,皖天然氣(603689)公告,擬與皖能集團、皖能資本、國軒高科、蔚來汽車、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基金等共同以貨幣方式出資設立中安能源(安徽)有限公司(簡稱“中安能源”),擬注冊資本16億元。據悉,中安能源作為混合所有制的全省充換電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平臺投資運營公司,未來在充換電基礎設施、碳足跡認證、電池銀行、虛擬電廠等方面發展空間巨大。
12月,安徽首座城市道路泊車位液冷超充站投入使用。
6、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全國首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地方法規
12月28日,安徽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條例》,將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作為全國首部省級層面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專項地方性法規,《條例》共7章43條,在創新引領、產業鏈提升、場景拓展、開放合作、支撐保障等方面做出規定,從安徽實際出發,對依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行了多項探索創新。
7、安徽搭建高水平開放合作平臺,參與國際國內產業協作
4月18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將投資約10億歐元,在安徽合肥成立一家名為“100%TechCo”的新公司,建立聚焦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與采購中心。新公司計劃于2024年年初投入運營,將整合集團在華整車開發、零部件研發及采購職能,新產品及技術的開發周期將逐步縮短約30%。5月30日下午,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簽約儀式在合肥舉行,該獨資研發公司將成為大眾在德國外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科技中心。
7月26日,大眾汽車集團發布信息,宣布大眾汽車品牌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合作框架協議,雙方計劃面向國內中型車市場開發兩款新車型,新近成立、位于合肥的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將成為小鵬在開發領域的合作伙伴。大眾與小鵬計劃合作開發的兩款新車型,將采用大眾汽車品牌,擬于2026年走向市場。
12月1日,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簽署《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在產品開發、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等多個領域全面合作,著力打造豪華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通過合作車型不斷的升級、迭代,滿足用戶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更高需求和期望。
8、安徽中鼎躋身2023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
6月,美國權威雜志《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發布了2023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單,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躋身全球百強之列,這也是唯一一家來自安徽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據悉,2022年中鼎集團實現全球營收223億元。除安徽寧國總部基地外,中鼎還在上海、天津、江蘇、廣東等地建立產業基地,并通過海外并購在美國、德國等地擁有KACO、WEGU、AMK、TFH等20余家多個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企業。其中,旗下的AMK公司是全球汽車空氣懸掛系統總成產品的高端供應商,截至2023年上半年度,AMK中國子公司已獲訂單總產值78.39億元,并成為國內多家頭部新能源品牌主機廠空氣懸掛系統的批量供應商。
9、奇瑞科技DAY聚焦自研并建立跨界技術聯盟
10月16日,奇瑞公司舉辦第二屆“瑤光2025·奇瑞科技DAY”活動,系統性、全方位對外展示奇瑞多年來自主研發、聯合創新的“科技進階”最新成果,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1300余名海內外嘉賓參加活動。
奇瑞高管表示,奇瑞在創立之初就明確技術創新是中國汽車品牌的唯?出路。經過“瑤光2025”戰略一年的開拓和探索,新能源和智能化正成為奇瑞的新技術標簽。奇瑞在5大技術領域全面技術進階,以火星架構、鯤鵬動力、雄獅智艙、大卓智駕、銀河生態技術為基礎,實現包含平臺架構、芯片、高效混動發動機、氫能、電驅、電池、智能交互、無人駕駛、智云平臺等19大核心技術升級,構建面向新時代用戶需求的技術價值創新鏈。
發布會上,奇瑞公布了與寧德時代的最新合作成果,寧德時代神行超充電池落地星途星紀元。同時,瑤光技術聯盟也宣布成立,依托奇瑞“瑤光2025”的戰略規劃和“瑤光實驗室”的科技進階,攜手汽車產業各領域科研院所、高校專家學者、全球供應商合作伙伴,聚焦前瞻技術開展汽車全產業鏈科技創新和應用落地,打造行業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智庫。
省委書記韓俊赴奇瑞公司調研汽車產業發展和國際化情況,與出席“瑤光2025·奇瑞科技DAY”活動的院士、專家和企業家等國內外重要嘉賓舉行工作會談。
10、蔚來正式開放換電業務,與多家車企簽約業務合作
11月21日,蔚來汽車與長安汽車達成換電業務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統一電池包、共同建立換電體系、共建電池資產管理機制、合作研發換電車型產品等四個領域展開合作。長安汽車成為蔚來汽車首次開放的換電合作企業。
11月29日,蔚來汽車與吉利汽車簽署換電業務合作協議,這也是首家民營車企合作者。
截至2023年底,蔚來汽車換電站已超過2300座,其換電朋友圈的快速擴充,有望推動換電行業標準加快走向統一。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