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為了豐富社區文化生活,提升轄區未成年人的動手能力,1月8日下午,上派鎮康和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城市閱讀空間共同組織開展“巧制臘梅迎新春”活動。
活動開始,志愿者先讓孩子們回憶一下有關贊賞梅花的詩句,引導孩子們從詩句中一起探究梅花特有的品質,在提升手工的技巧之余,也讓孩子們從興趣中學習當代青少年應培養的特有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培養獨立的品格。隨后,志愿者耐心地講解手工制作中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小朋友們積極交流,利用樹枝和黏土充分發揮想象力,通過捏、拍、揉、粘等動作,研究花瓣的形狀。不一會,一朵朵千姿百態的梅花在一雙雙小手中慢慢呈現。此次活動不僅僅讓他們親身體驗和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也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到不一樣的快樂。梅花代表著堅強、高雅和忠貞,在寒風中獨自綻放的梅花,更能鼓勵人們艱苦奮斗,不怕困難。“孩子們都很愿意來參加社區組織的這類主題活動,這比孩子們在家拿著手機看有意義多了。”陪小朋友一起來的家長劉大姐由衷地說道。
接下來,康和社區還將繼續開展豐富的文化主題活動,深挖文化魅力,讓轄區未成年人在實踐學習中繼續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從而增強他們的文化自信,為和諧美好社區助力。(陳萃 劉盛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