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記者從安徽師范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郝家勝教授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楊群研究員團隊合作,結合已有的絹蝶屬(Parnassius)及相關鳳蝶屬(Papilio)蝶類物種基因組序列數據,完成了一種絹蝶(冰清絹蝶,Parnassius glacialis)的比較基因組學及局部環境適應研究,闡述了這種絹蝶在新生代第四紀冰期時“走出青藏高原”的基因組進化與群體演化歷史。該研究成果于12月11日發表于國際一流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絹蝶屬是隸屬于鳳蝶科、絹蝶亞科一類典型的高山型蝶類,是在青藏高原造山運動背景下于中新世時期快速形成,并輻射演化至北半球的昆蟲類群之一,是研究地球環境變遷和物種演化的一個十分理想的模式生物類群。其中的冰清絹蝶,是起源于青藏高原并擴散至中國中東部江南地區的唯一絹蝶物種。
有意思的是,該項成果涉及的冰清絹蝶在合肥的銀屏山也有分布記錄。巢湖生物資源調查組專家表示,這是一種很神奇的蝴蝶,大多數蝴蝶都是春季孵化,而合肥的冰清絹蝶以延胡索為寄主植物,延胡索在冬季發芽,冰清絹蝶也就跟隨寄主植物一起在每年冬季從卵中孵化出幼蟲,3-4月化蛹成蝶。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張夢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