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19世紀末,當膠片開始被批量生產并很快風靡全球時,20世紀便注定成為膠片攝影的世紀。膠片攝影見證了攝影術的百年沉淀,也奠定了當今數碼攝影的美學根基。唯有在膠片攝影中,我們才能真正深切地領悟攝影藝術的奧秘。
在薪火藝考攝影學部的實踐課程-膠片拍攝與沖洗課中,薪火藝考將為每一位小火苗提供一臺膠片相機,給予每位小火苗親身體驗膠片攝影魅力的機會,讓小火苗們在動手實踐中思考、學習。
-----------iFire.Art-----------
Part 2
來到 798 藝術區,置身不斷變換的日光和形色匆匆的人群里,然后按下快門,讓自然光線在膠片這一物理媒介上留下真實的痕跡。
對膠片攝影而言,成像并非數碼相機對光電信號的編碼,而是對真實世界的親近與介入。在 798園區內,小火苗們自發舉起“免費拍照”的字牌走上街頭給路人留影,則詮釋了攝影何以也是人與人的聯結。-----------iFire.Art-----------
Part 3
完成拍攝后,小火苗們將再次在教室中集合,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顯影、定影、清洗、晾曬等步驟,最終獲得一卷卷沖洗完成的膠片。
完成拍攝后,小火苗們將再次在教室中集合,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顯影、定影、清洗、晾曬等步驟,最終獲得一卷卷沖洗完成的膠片。
安德烈·巴贊曾說 :“(膠片) 攝影不是像(繪畫)藝術那樣去創造永恒,它只是給時間涂上香料,使時間免于自身的腐朽。”
當膠片在老師的指導下最終完成“定影”,時間也在真正意義上完成了“防腐”。在這個充滿儀式感的時刻,膠片拍攝與沖洗課也圓滿地畫上句點。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宣傳商業資訊,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亦不代表本網站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或投資行為參考,本網站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