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綠色發展,助力綠色轉型。隨著低碳綠色理念不斷普及。圍繞“雙碳”目標,亳州市有序開發風電資源,推動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探索出一條能源結構不斷優化、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日前,不少當地企業積極響應節能減排號召,將光伏發電項目融入到企業發展中,在廠房屋頂建設連片光伏設施,推動企業節能降耗。
位于亳州市渦陽縣的鴻路鋼構渦陽盛鴻科技有限公司,一排排深藍色的光伏電板整齊排列在廠房屋頂,正源源不斷地將光能轉化為清潔電能,直接供企業生產用電使用。2023年年初企業充分利用辦公樓、生產廠房共20萬平方米的閑置屋頂,安裝了17.5兆瓦的光伏發電設施。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模式,既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又發揮出節能減排的顯著效益。
鴻路鋼構渦陽盛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羅龍表示:“利用廠房屋面建設太陽能光伏,可謂是多贏的事。我們一期屋頂光伏項目并網發電以來,已經為我企業發電1080萬度電、節約電費230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萬噸。除供企業生產、辦公用電外,余電直接上網,不僅節約了用電成本,更是助力企業進一步向綠色低碳發展。 ”
光伏作為清潔能源的代表,能達到低碳減排的目的,可以真正做到零碳排放,且具有成本低、安全高效的優勢, 在能源轉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鴻路鋼構作為綠色裝配式鋼結構企業,近年來隨著訂單紛至沓來,生產用電也逐年攀升。企業深知節能降耗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果斷引進了“光伏發電”,借“光”生“金”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從電力并網接入方案申請,到并網送電,我們本地政府部門都為我們提供專業指導和高效服務。現在我們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二期三期項目也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年底能夠實現并網發電。”羅龍告訴記者,全部建成之后,年均發電量可達到1.3億度,基本能滿足企業日常用電需求,為企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萬噸,實現降本增效與節能減排雙贏。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然 徐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