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群眾要用心,群眾再小的事也是大事。”這是蕪湖市灣沚區六郎鎮綜治中心副主任張金梅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自1999年參加工作以來,張金梅一直扎根基層,用細致耐心的赤誠之心對待工作,全心全意為群眾解煩惱、辦實事。今年,張金梅榮獲蕪湖市“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先進個人、安徽省“一改兩為”先進典型等稱號。
2022年,強灣村某村民因母親發生交通事故成為植物人,來鎮上反映問題,張金梅耐心給予安撫解答,引導其走司法程序解決糾紛。其間,張金梅多次前往醫院探望老人,她真誠的態度贏得了群眾的好評。同事不禁詢問:“她是你家親戚嗎?”她沒有否認,而是笑了笑說:“只要來找我反映問題的群眾,都是我的‘親人’。”
20多年來,張金梅工作時總是帶著笑容,始終將群眾當作自己的“親人”。這份親和力,也讓她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來到群眾接待室的人看到她都會不自覺地舒展愁容。
為了不打擾農戶的正常工作,張金梅總是在下班后與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戶,深入農戶家中同他們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解決“急難愁盼”問題。2022年,張金梅走訪居民150余戶,妥善化解了群眾問題167個。
群眾工作難不難做,關鍵要看方法對不對。從事信訪工作后,張金梅深感與群眾交流是一門學問。在接待群眾過程中,張金梅發現運用心理學等專業知識能更好化解矛盾糾紛,便努力自學,通過了心理咨詢師考試。如此一來,在與群眾溝通的過程中,她就能及時換位思考,更好地把握住群眾的心理,解決起問題也就更快速、更有效。
在解決群眾困難的過程中,張金梅不斷總結分析,將“群眾為訴求奔走”轉變為“政府主動傾聽訴求”,主動下沉傾聽民聲、了解民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年來,每每遇到不理解的群眾,張金梅都主動聯系他們,開展勸訪工作。這些年來,六郎鎮的群眾工作,一直走在全區前列。
歲末年初,群眾對農民工工資、環保、物業等訴求直線上升,她主動請纓成立專班,聯合人社、城建、環境等重點部門分管領導,共同坐班接待群眾,保障群眾訴求第一時間有效解決。
“群眾的合理性訴求,我們要盡力去幫助他們解決,這是真正的有求必應。”張金梅說,用心用情做好群眾工作,其實就是把群眾的利益擺在首位,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理,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今后我將繼續發揮人民調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傾情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和矛盾糾紛,用實際行動維護和諧穩定。 ”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常誠 實習生 尹林樂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