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十大新興產業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獲悉,近年來,合肥市人工智能產業高速發展。拓寬應用場景可以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創新,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和進步。合肥市政府副秘書長汪華余表示,合肥市擁有科大訊飛、華米科技等行業龍頭企業,人工智能產業鏈集聚上下游相關企業超200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307家,約占戰新產業鏈高企總數的22.4%,其中營收過億的80家,產業鏈核心企業產值609億。
汪華余介紹,合肥市共有4個國家級重點創新平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人工智能國家企業技術中心】,48家新型研發機構中,人工智能相關新研機構19家。合肥市于8月31日正式組建合肥智算算力科技有限公司,年底將建成國內首個萬卡規模3000P國產算力集群。2022年5月26日,合肥市成立全國首個城市級場景創新促進中心,以政府主導、企業運營、市場參與的方式,為產品找場景,為場景找產品,積極探索城市場景創新有效路徑。
對于合肥市人工智能場景創新應用情況。汪華余介紹,場景能力方面,合肥市共面向社會發布196條場景能力,涉及人工智能場景108條。合肥市制定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認定及推廣實施方案,今年認定首批“三新”產品50個,其中人工智能相關產品9個。場景機會方面,共面向社會發布175條場景機會,涉及人工智能場景92條。截至今年9月份,共有74個場景形成對接,已對接華為、百度、阿里、商湯等一批國內頭部企業,及京東方、科大訊飛、東超科技、中科智馳等一批合肥本地企業,引進了500余家科創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
同時,合肥還加強了超級場景謀劃。合肥市面向重點領域、重點片區和重大工程,提前規劃、主動挖掘,形成集成性場景,于今年8月正式發布以駱崗公園全域為載體的超級場景。場景定位“安徽之窗、省會之心、城市之肺”,吸引一批合肥市人工智能場景創新企業共同參與,聚力打造“智慧建造、智慧管理、互動體驗”三大功能、“綠色生態、無人空間”兩大體系及原航站樓、原機場跑道、錦繡湖驛站等N個特色地標相結合的“合肥科創城市會客廳”。
此外,對于加強場景供需對接。合肥市還持續了開展人工智能專題場景供需對接活動,例如舉辦2022中國(合肥)首屆場景創新峰會暨產業鏈場景“雙招雙引”對接——人工智能產業專場對接會、參與安徽省人工智能產業(空天信息領域)應用場景對接會等活動,以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為目標,搭建場景創新交流平臺,吸引一批本土和外地人工智能場景創新企業在合肥共謀、共建、共享場景,以場景機會開放促進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的互動耦合,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
(安徽商報融媒體見習記者 徐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