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无码国产,国产极品在线观看,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激情综合网五月

“行走的課堂”怎樣走得精彩實在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吳春華 分享到 2023-10-18 09:15:48

  10月15日,滁州市南譙區在博世教育集團精靈谷研學旅游基地舉行豐收節,少年兒童用畫筆描繪豐收景象,體驗農耕樂趣。特約攝影 王家國 攝

  阜陽市一些青少年在本市科技館內參觀體驗,學習科普知識,感受科技魅力。(資料照片) 特約攝影 王 彪 攝

  開闊眼界

  場館迎來“研學熱”

  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裝置,叩響聚變發電的“未來之門”;“九章”光量子計算原型機,為未來實用化的量子模擬機探路奠基;創造場強45.22萬高斯的穩態強磁場,“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超越塵封23年的世界紀錄……在安徽創新館,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聽著講解員介紹,身臨其境地感受科技創新澎湃的中國力量、鮮活的安徽力量。

  巢湖之濱,全國首座以創新為主題的綜合性場館,猶如一塊磁石,吸引全國各地青少年前來“打卡”學習 。該館展覽展示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創新館從7月份開始平均每天都要接待兩批次研學旅行團,高峰期一天接待人數達5000人。

  合肥作為“科創名城”,“科普游”成了眼下合肥研學旅行最“火”的標簽,大大小小的科技場館人氣十足。今年暑期,在合肥高新區蜀西湖畔,合肥科技館新館壓力測試首次迎客。該館總建筑面積達5萬平方米,是位于黃山路上老館建筑面積的4倍多,有11個常設展廳、1000余件展品。走在煥然一新的展館內,一群群孩子不時發出驚呼和感嘆,豐富的科學實驗、多彩的自然現象、新奇的互動體驗……孩子們駐足其間,“研究”感悟,流連忘返。據了解,8月份合肥科技館新館開展兩輪壓力測試,接待公眾約22000人次,開展科學課程112課時,演出科學劇21場,深受“小科普迷”們的認可喜愛。

  文化類研學項目也相當火爆。今年暑假,安徽博物院聯合四川博物院、長江流域博物館聯盟及中國近二十家文博單位,在省博共同舉辦的“共飲一江水——三星堆·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眾多中小學生走進璀璨神秘的古代青銅世界,飽覽長江流域青銅文明風采。針對青少年研學需求,安徽博物院利用館內資源空間,推出江畔“銅”話、“我在博物館畫文物”、“小講解員夏令營”等多元假期特色研學活動,讓孩子們沉浸其中,感受多彩文明、文化的沖擊浸潤。

  結合科技、文化元素的研學游,是當前旅游消費升級的重要體現。

  去紅色教育基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到鄉村田野接受傳統勞動教育,開展農事體驗,感悟勞作之美;到大型制造業企業廠房接受工業文化熏陶,感受科技力量,體悟工匠精神……五彩繽紛的研學活動,吸引孩子們走出家門,踏入社會,在學思結合、知行合一的體悟和鍛煉中,激發好奇心、求知欲,培養刻苦學習、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等優秀品質和精神。

  規范組織、內容提質,推出更多有分量有價值的產品,讓孩子們游得精彩、學有所得,成為公眾對研學游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加強監管

  把好研學“品質關”

  研學旅行,被稱為“行走的課堂”。為了利用好這一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推動孩子們行萬里路、提升素養,近年來一系列政策文件陸續出臺。

  2016年,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2022年,國務院在《“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中,提出“推動研學實踐活動發展,創建一批研學資源豐富、課程體系健全、活動特色鮮明與安全措施完善的研學實踐活動基地。”

  研學旅行以“研”為手段,“游”為載體,“學”為目的,絕不是貼上標簽當噱頭、玩概念,“研學”和“游”兩張皮,淪為孩子們走出校門的普通觀光。研學游,去哪游?游什么?怎么游?必須把好“品質關”。

  “近年來,合肥市創新研學旅行基地培育評定模式,文旅、教育、經信、科技、科協多部門聯手,培育打造了一批能夠‘講好合肥故事,傳遞合肥聲音,彰顯合肥特色’的研學旅行基地”。合肥市文旅局資源開發處處長陳旭余介紹,目前合肥已培育和公布了2批次研學旅行基地,第3批研學旅行基地正在申報、即將驗收。

  科技探索、紅色教育、文化傳承、勞動教育……翻開20余家合肥市研學旅行基地名錄,各種類別、豐富多樣的研學內容映入眼簾。這些研學旅行基地,并不是掛了牌子就可以“高枕無憂”。“我們對基地進行嚴格的質量把控,每兩年實施集中復核,對達不到基本條件并難以整改的,取消其資質。對于可以改正的,責令其停止研學活動限期整改。” 陳旭余表示,今年上半年,就有6家基地在復核中沒過關,被責令限期整改。

  “今年3月,我們印發了《蜀山區中小學研學旅行工作實施方案》,從組織與管理、內容與形式、安全與責任、經費與保障等多個方面,規范全區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合肥市蜀山區教體局團委書記衛波表示。

  在這份方案中,蜀山區就研學工作進行了一系列摸索和創新。例如,以往的研學目的地和研學方案基本都由學校“拍板”,而方案規定,各校要成立研學旅行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家長代表組成,且“家長代表占比不得少于50%”,充分吸納家長意見。以往各校在旅行社以及研學產品、方案等的選擇上缺乏自主性,而此次方案要求,“各校通過招投標的形式公開公正選擇資質好、綜合實力強、經驗豐富的旅行社承辦研學旅行活動”,且“每次研學旅行招標的響應單位不得少于3家”。

  “今年學校的自主性更強了,旅行社也是我們精挑細選的,提供的研學方案、研學內容比往年更加精細化、更加豐富多彩,家長和孩子對這次研學十分滿意。”談及今年春季組織開展的全校研學旅行,蜀山區寧溪小學副校長張紅菊表示。

  多點發力

  引導研學“健康跑”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躬身力行,學思踐悟,知識水平就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古代稱之為“游學”。“自孔孟來,士未有不游”,古代游學之風由來已久,對中國歷代文化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近年來,隨著國內“雙減”教育的落地實施,學生的素質教育備受關注,帶來了日益高漲的“研學熱”。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研學旅行人數480萬人次,2022年突破600萬人次,研學規模逐年擴大。而隨著疫情的結束,今年旅游市場迎來復蘇,研學旅行熱度持續攀升。一項來自攜程旅行平臺的數據顯示,今年研學旅游產品暑期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30倍,7月訂單量環比前兩個月增長280%。

  “研學熱”折射出巨大的市場需求。同時,“游而不學”“貨不對板”“走馬觀花”“價高質低”等一系列市場亂象隨之涌現,不但難以保證良好的教育作用,還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長。而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目前社會上的“研學旅行”概念也不夠清晰,很多人誤認為,只要是學生走出校園外出旅行,都可以被稱為“研學”,但真正的研學旅行應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研學內核期待正本清源,研學市場亟待加速規范,研學產業需要有序培育。學校、旅行社、研學基地、研學課程、研學導師……業內人士認為,研學旅行涉及多個主體共同參與,多個環節互相鏈接。應針對研學市場目前新形勢、新問題、新需求,應進一步加強頂層政策設計,進一步研究出臺相關制度舉措、標準細則,從研學前、研學中、研學后等各個時期,相關部門明確責任、通力協作,全面加強對各類主體、各個環節、各種要素的監管。

  “我們把研學作為課程來做,并融入學校的課程體系中。”合肥市五十中學天鵝湖教育集團天鵝湖校區政教處主任章吉說,該校不但圍繞研學旅行開設專題講座,還與相關單位合作開發了課程教材,給學生帶來生動豐富、系統立體的學習體驗。

  “研學旅行核心是研學,研學課程成為研學旅行的主題和主打產品。”合肥市文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保證課程質量,該市積極鼓勵基地工作人員報考研學導師資質,讓所有研學導師持證上崗,同時教育部門每年開展一次研學課程競賽,鼓勵中小學校參與研學課程的研發,打通了學校與基地、旅行社研學課程研發的通道。

  據介紹, 今后合肥市將繼續依托 “生態、生活、生產”優質資源,圍繞“科里科氣”“文里文氣”“鄉里鄉氣”特色,培育打造“工業、科技、科普、非遺、文化、生態、紅色、農業、安全、中醫藥”等十大主題研學旅行基地。同時,在保持其公益性、普及性、教育性、實踐性的原則上,按照“研學+產業”的思維,推動市級研學旅行基地創建國家級、省級研學旅行基地,向研學產業延伸,助推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許蓓蓓

聲明: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安徽商報、安徽商報合肥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安徽商報或安徽商報合肥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布江达县| 南投市| 盐池县| 湘潭市| 台东市| 堆龙德庆县| 石台县| 蓝田县| 麻江县| 黔东| 福州市| 巴中市| 柳河县| 石渠县| 九江市| 天柱县| 滨州市| 临朐县| 万州区| 高阳县| 云和县| 石嘴山市| 微山县| 宜兴市| 调兵山市| 鹰潭市| 天台县| 宜兰县| 望奎县| 阜阳市| 左贡县| 剑川县| 枣庄市| 新密市| 保德县| 潍坊市| 旬邑县| 西华县| 彭阳县| 同江市| 临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