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合肥市科技局獲悉,2022年合肥市全社會研發投入469.5億元,同比增長18.98%。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3.9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37個百分點,位于全國城市前列,實現較大幅度提升,創歷史新高。
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指某一地區全社會研發投入占當期生產總值的比重,反映了當地政府對科學和創新的重視程度,也綜合反映這一地區的科技創新能力。提高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對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合肥市大力推行“科技即產業”理念,科技工作成效不斷攀升,城市創新動能不斷增強。在高能級平臺建設方面,在建、擬建和規劃布局大科學裝置已達到12個,裝置聚集度位居全國前列。今年新獲批4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累計獲批6個。在創新主體培育方面,今年以來,新建新型研發機構15家、總量達48家,累計孵化高科技企業1300余家。捕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2400項,科技成果轉化成立企業297家,累計517家。科技招商落地項目144家。預計2023年國家高企達82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1000家。新增國家級孵化器13家,增量全國第二。在營造創新生態方面,組建市委科創委,高起點布局建設“科大硅谷”,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掛牌成立,大眾汽車國內最大科創中心落戶合肥,蔚來中心合肥新橋產業園正式開業。
“下一步,合肥將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多措并舉促進全社會加大創新投入,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將合肥原始創新優勢更好地轉化為創新發展和產業優勢。”合肥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