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機構”打來電話,要主動給你退學費,竟然有這樣的好事,你會心動嗎?小心,在行動前請仔細想一想,也許你已經被詐騙分子盯上。10月16日,記者從濉溪警方獲悉,近日,轄區一居民遭遇“網絡退學費”電信詐騙被騙4萬元,濉溪縣公安局百善派出所阻及時止付4萬元。
10月12日,百善派出所接到資金預警指令,預警對象王女士(化名)向涉詐賬戶轉賬。接到指令后,民警第一時間電話聯系王女士了解相關情況,并及時阻止其繼續轉賬。當日下午5點,王女士來到派出所,經過一番詢問,民警確認王女士正在遭遇以退學費為由的電信網絡詐騙。
據悉,王女士在某網絡培訓機構報名了二級建造師課程,該機構稱,兩年之內不通過考試會退還王女士全部學費9000余元。10月11日上午,王女士接到自稱該機構的工作人員的電話稱,學費可以退還王女士,于是她便按照對方的要求進行退費。王女士操作添加對方QQ后,點擊鏈接下載某APP,并在APP上注冊購買基金,共計轉賬40200元。正在王女士準備繼續往對方賬戶轉賬40000元時,接到了民警的勸阻電話,王女士這才幡然醒悟。
事后,民警耐心細致地向王女士講解了“網絡退學費”騙局的典型套路,并當場簽署了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承諾書。此類騙局中,詐騙分子往往會通過非法途徑獲取培訓機構用戶信息,篩選詐騙目標對象,點名道姓告知可以為受害人辦理退費,從而獲取受害人的信任。并以“購買理財產品獲利返還學費”“充值返利”等理由,引導受害人點擊陌生網址,或者鏈接下載虛假APP進行轉賬投資。受害人按照詐騙分子的指引投入的小額資金大多能獲得本金和返利。一旦受害人投入大額資金后,詐騙分子不僅不會返還本金,還會以操作完一次性返還、操作錯誤、賬戶凍結、交解凍金等理由不斷誘導轉賬。
警方提醒,當接到“培訓機構”工作人員聲稱可辦理課程退費的電話或信息時,一定要保持警惕,務必第一時間通過官方培訓機構進行核實查證;若看到需要點擊鏈接、下載APP、填寫個人信息、提供驗證碼的信息時,請謹慎對待;正規退費流程一般會原路返還給個人繳費賬號,凡是退款時要求“額外支付費用”“引誘投資返利”的,都極有可能是詐騙;如遇被騙,請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