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印發以來,碳達峰、碳中和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迎來新一輪爆發。2022年,全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87GW。今年上半年,我們又交出了78.42GW的高分成績單。在產業鏈價格上漲、逆變器芯片短缺的情況下,光伏人實現這樣的成績,殊為不易。
對于2023年全年新增裝機,中國光伏協會給出了120GW以上的預期,全球新增裝機可能達到360GW。顯然,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仍將快速增長,光伏產業為全球經濟綠色復蘇注入新活力,給各種降低度電成本的新技術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其中,N型高效電池、組件技術的前景最為明朗。光伏專家表示,當前市場上主流產品PERC電池已趨近效率極限,而N型電池優異的材料特性和完美的鈍化結構,使它無論實驗室效率還是量產效率,都比P型PERC有重大飛躍。從實際發電表現看,N型高效電池具有低衰減、低溫度系數、轉換效率高、弱光響應好、雙面率高等優點,可以降低電站建設環節BOS成本和初始投資,全生命周期發電量更高,可以帶來更低的度電成本(LCOE),更高的發電收益。
多位業內專家溝通討論后,就“十四五”時期光伏技術與市場發展作出以下判斷:
1、“十四五”時期,全球光伏發電新增裝機有望達到1500GW,成為新增電力裝機的重要組成部分。
2、“十四五”時期,大尺寸電池技術、N型技術將得到快速發展。預計到2025年,210+182將占據97%以上市場份額,N型電池組件也會成為40%以上光伏項目的首選。
對光伏企業而言,成本控制能力可以確定當前利潤水平,而技術研發實力將決定未來發展空間和前景。
P型PERC組件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穩定,但N型賽道還存在新品牌彎道超車的可能。
經過市場驗證,除了傳統一線品牌外,還存在一些在技術與產品方面有累積、創新活力強、擁有一定知名度和品牌傳播力、產品質量可靠的企業,這些企業被認為是光伏“新一線企業”,未來存在極大的彎道超車的可能,而新霖飛能科,就是其中一個。
前不久,新霖飛能科官宣,其投資興建的新瑞光電“10GW 高效N型TOPCon電池項目”正式投產。
該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總占地面積約436畝,建設廠房約17萬平方米,設備投資30億元以上,建設年產12GW新型高效光伏電池生產車間,其中10GW為當前國內外最主流的TOPCon電池,2GW為極具潛力的HJT電池。該項目的建成,讓新霖飛能科在技術研發、生產競爭力方面的實力都更上一層樓。
資料顯示,新霖飛能科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有些“年歲”的企業,技術沉淀多年,后發優勢顯著,綜合實力強大。在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宿遷、江陰等地建成12個低碳產業基地,投資新瑞光電、中環半導體、新霖飛(揚州)光伏、中環艾能、晶旺新能源、宏潤光電、新霖翔分布式能源等13家子公司,擁有15年光伏行業經驗。
在業務上,新霖飛集團涵蓋單晶硅切片、大尺寸單晶電池、大尺寸高效組件的研發與生產,以及產業下游的光伏電站建設運營,目前已集結形成垂直一體化、全覆蓋的產業布局。
產能方面,截止2022年底,新霖飛集團單晶硅片、電池、組件的產能已分別達到20GW、16GW和6GW,并投資建有15個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111MW。到2023年底,現有產能有望翻倍增長。據新霖飛集團公眾號顯示,2023年底公司切片產能將達到45GW、高效電池片產能將突破26GW、組件6GW。
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好幾年前,核心團隊成員就在推動N型光伏技術實現“從0到1”的突破,奠定了國內N型光伏技術產業化的基礎,填補了產業空白。
2022年,新霖飛能科成立揚州永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實現10GW的N型TOPCon產能,同年成立揚州中環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綜合TOPCon產能達到18GW,2023年有望突破28GW,達到30GW.無論是產能規模還是量產效率,新霖飛能科都已經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自成立以來,新霖飛能科始終以“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光伏發電效率和質量,實現更低成本的能源供應”為企業使命,以“成為最具有價值的光伏制造企業”為企業愿景,不斷在光伏行業發力。未來,新霖飛也將加速奔跑,提升品牌價值,為社會帶來更多高效率、高品質光伏組件的同時,爭做行業先鋒,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宣傳商業資訊,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亦不代表本網站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或投資行為參考,本網站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