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在剛試通航不久的樅陽船閘,一艘從巢湖駛來的貨輪緩緩駛入閘室,等待過閘入江。自9月16日以來,樅陽船閘日均超過30艘貨輪過閘。
今年9月16日,引江濟淮工程樅陽小港及菜子湖線航道開始試運行,意味著連通長江與淮河的江淮運河已全線貫通。菜子湖線航道等級為Ⅲ級,巢湖側為上游,長江側為下游,設計船舶噸級為1000噸級,兼顧2000噸級船舶。
江淮運河包括江淮溝通段航道和菜子湖線航道,是我國第二條南北水運大通道,與京杭大運河平行。
據介紹,引江濟淮一期航運工程建設范圍包括,引江濟巢菜子湖線路航道、兆河航道、江淮溝通段。開發航道里程總長354.9公里,其中Ⅱ級航道167公里、Ⅲ級航道169公里、利用合裕線Ⅱ級航道18.9公里。
江淮運河的通航使得安徽境內形成了兩橫一縱“工”字形航道水運網,改變了淮河地區與長江地區之間水運繞道京杭大運河的現狀,可將運輸航程縮短200公里至600公里。
“此前淮河中上游至長江中上游要經過京杭大運河繞行,江淮運河全線貫通后,船只走江淮運河最少能節省200公里路程,2天的時間,單艘船可節省最低1萬元的油費。另外,可以減少碳排放量。”引江濟淮安慶建管處處長裴看元介紹稱,自9月16日以來,過往船只逐漸增多,平均每日的過閘船只30多艘,“相當于一條新開通的高速公路,接下來知道的人會越來越多,通行的船只也會越來越多。”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文 任逸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