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10時10分,合肥市馬鞍山路與南一環交口,一輛越野車不慎撞到護欄上,看似簡單的車禍事故,卻經歷了三次緊張的救援。
時間緊迫 消防員跑步前行
事發地點臨近下穿橋交口處,當時車流量大,道路已被堵死,救援人員直接將器材裝備放置在手扶小推車內,跑步前往事發地點。
消防救援人員到場后發現,看似簡單的交通事故,救援難度卻非常大。整個車身被4米多長的護欄鋼管貫穿,車頭損毀嚴重,空間十分狹窄,男子的下半身被死死定住 ,加之鋼管足有十公分寬,稍有振幅男子便疼痛難耐,操作起來十分困難。
時間就是生命,為最大限度減少對男子的二次傷害,在場救援人員迅速制定救援方案,第一步截斷座椅前后的鋼管,再設法將被困男子連同座椅與車子分離。
為保持切割過程中的穩定性,減輕被困男子疼痛感,兩名經驗豐富的隊員交替輪換,特意放慢了速度,一點點進行切割,平時3分鐘可以完成的切割,用了10分鐘。
鋼管截斷后,為增大汽車內部的操作空間,救援人員先對汽車后門和B柱進行破拆以便拆除座椅。防止座椅拆除過程中,鋼管抖動對被困司機造成更大的傷害,救援人員分為兩組。一組人員扶著座椅進行固定,一組小心翼翼地進行破拆。
救援人員一邊安撫司機情緒,一邊小心翼翼地進行破拆。經過近40分鐘的緊張處置,救援人員將被困人員連帶汽車座椅一同取出送至救護車內。
化身“外科醫生” 手術室里兩次救援
考慮到男子身上還有一米多長的鋼管,為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經驗豐富的指揮員當場決定主動前往醫院配合救治。
到達醫院后,為方便醫生進一步救治,趁醫生手術準備的間隙,救援人員仔細研究座椅的結構后,利用手術刀和剪切鉗從鋼管插入的部位外沿,將汽車座椅的填充物掏空,成功取下車座椅。
考慮到男子臀部后方的鋼管較長,不便進行手術,與醫生協商后,4名消防員穿戴好隔離服等防護用具,跟隨醫生一同進入手術室,對鋼管進行切割,很快將鋼管截短。前后經過了近5個小時的艱難處置,男子被成功移交給醫護人員進行救治。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