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油煙是城市大氣污染重要來源之一。油煙擾民問題易發多發,居民反映較為強烈,投訴舉報量居高不下。本報長期關注報道此類問題,引起良好社會反響。為打贏藍天保衛戰,合肥蜀山區出動“黑科技”,鎖定源頭,24小時監控餐飲油煙,讓城區只留“煙火氣”,少了“油煙味”,大氣質量顯著提升。據悉,2022年,蜀山區PM2.5平均濃度為31微克每立方米,排名蟬聯全市國控站最優,位列全省45個市轄區第四位。
平臺值守人員電話與餐飲企業溝通
預測風險 臨界值前就預警
9月4日上午,在合肥蜀山區生態環境分局數據中心的城區地圖大屏上閃爍著多個綠色和藍色的動態圖標,其中還有個別橙色圖標。而每一個圖標,都代表了一處餐飲營業場所。
“藍色是休眠,說明飯店后廚還沒有工作,凈化器和風機是關閉狀態,綠色笑臉圖標表示正常工作,排放達標而且優良,橙色的表示正在整改中,如果出現紅色圖標,則代表排放超標,要立即采取措施。”平臺值守人員介紹,這是餐飲油煙在線監控系統。“2021年底,這套系統在蜀山區開始應用,覆蓋了轄區內大部分重點餐飲單位。”
一直以來,餐飲企業點多面廣,執法人員無法做到全天候巡檢,另外因為油煙污染的瞬時性,取證困難,造成了執法困局。
蜀山區生態環境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系統的上線運營,變人防為技防,24小時全天候在線監控。
“系統提供實時監控,一旦出現排放異常我們就發起運維,通過平臺電話溝通,或者派運維人員到現場核查。”
平臺值守人員介紹,這套系統最“牛”的地方在于,可以通過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綜合分析餐飲單位的排放走勢,能預測未來排放是否有超標風險,在臨界值前及時發出預警,督促并協助餐飲單位查找問題,比如清洗油煙凈化器和風機,“并不是等到污染發生了,才來采取措施。”
油煙在線監控儀
在線監控 黑匣子源頭“把關”
當日上午,在蜀山區琥珀街道,該街道大部分餐飲企業都安裝了“油煙在線監控儀”。
在一處飯店的外墻上,有一個黑匣子一樣的監控設備。“設備分為兩部分,外面能看的是監控儀主機,另一部分是檢測探頭,裝在煙道的末端。能監測到油煙最后排放出來的狀態,有沒有超標、是哪個數據超標了、超標了多少等等。”
據現場的運維人員介紹,探頭采集排放油煙的各種指標,如油煙濃度、非甲烷總烴含量、PM2.5顆粒物含量。這些數據經過監控儀的科學算法后,實時傳輸到蜀山區生態環境分局的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根據各項指標參數,再指令運維人員進行定期運維和整改運維。
據了解,定期運維一般兩周一次,主要保障數據采集準確,整改運維是在餐飲單位排放“超標”、設備斷電等情況下進行的,現場協助商家完成整改。
中國環境產業保護協會副會長汪冬清一直關注餐飲油煙治理,他認為該系統結合了技防加人防:“能直接關注到對外排放的各種有害物質的含量,是對餐飲油煙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現場運維人員與餐飲業主溝通排放數據
店家認可 “緊箍”變成“安全閥”
“以前油煙排放有沒有超標,自己不并清楚,現在有了這個設備,一旦超標,就能接到通知,或者設備斷電不工作了也有電話通知。”何家偉在合肥琥珀路開了家何氏龍蝦海鮮燒烤店,他說以前只要環保部門上門就代表“出問題了”。現在有了這個“神器”,他能確保不會超標排放。
何家偉和很多餐飲業主一樣,開始對設備也有猶豫,甚至“抗拒”,感覺像是戴上了“緊箍”,但運行一段時間之后,他們發現“緊箍”變成了“安全閥”,能幫助他們及時掌握數據,及時清洗維護,主動達標,根本不擔心被處罰,“能及時收到數據,心里就有數了,要不然等環保局工作人員來,那就是執法了,就麻煩了。”
油煙達標排放,還居民清新空氣。“以前一到飯點,特別是晚上,油煙味就特別重,很嗆人。”家住西園街道廉泉小區的吳先生感受有點深,他說現在晚上散步的時候油煙味沒以前那么重了。
(田戈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汪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