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記者從合肥高新區獲悉,日前國務院公布第七批在全國范圍及特定區域復制推廣的24項改革事項,安徽自貿試驗區合肥片區高新區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創新”“科創企業信用(信用貸)票據融資新模式”兩項改革事項入選。
中小型科創企業因為輕資產,缺乏有效的固定資產抵押物,難以通過傳統模式獲取融資支持,一直面臨資金緊缺的困境。
合肥高新區是我市科創企業最為集聚的區域,為解決這一痛點,助力科創企業發展壯大,合肥高新區發揮科創企業知識產權儲備優勢,強化與融資租賃、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創新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通過搭建信易貸平臺,支持科創中小企業使用其擁有的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在線上辦理質押融資業務,助力企業“知產”變“資產”。
“科創企業信用(信用貸)票據融資新模式”則是高新區塊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雙自聯動”疊加作用,在金融領域賦能產業發展的又一創新舉措。
據介紹,該舉措是結合科創企業的融資需求,在自貿試驗區內遴選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發展潛力足的中小企業,建立企業服務名錄,利用區域經濟大腦,以大數據手段創新建立科創企業綜合評分體系,通過信用貸、積分貸等金融服務,引導銀行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至此,合肥片區高新區塊已有3項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
安徽自貿試驗區建設三年來,共有6項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合肥片區高新區塊有3項,占了全省的一半。高新區塊依托自貿試驗區與自主創新示范區“雙自聯動”疊加優勢,圍繞賦能“科創+產業”發展,加快打造“科創自貿”示范品牌,在科技成果轉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高端人才服務以及營商環境提升等方面,形成百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1項成果納入省級層面復制推廣。2023年以來,高新區塊新增企業6000余家,增速超50%,總數達2.4萬家,制度創新數量、新設企業數以及稅收貢獻等指標均領跑安徽自貿試驗區。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梁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