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派皮影”小課堂
8月4日,17名來自合肥的在校大學生走進廬陽區,參與“走讀老城”廬陽 Citywalk主題活動。從清晨至日暮,年輕人在街巷中品傳統美食,賞城市風景,聽歷史故事,深度感受城市文化底蘊。
“拱辰街不僅是美食天堂,還見證了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清朝末年,董家后代董季平為了迎娶龔氏家族的大家閨秀龔維云,特意在這里建起來一座九進宅院。如今拱辰街上的董家老宅,作為歷史建筑也即將修復開發。”清晨第一站,走讀老城活動便來到了煙火氣十足的拱辰街。年輕人在四灣菜市漫步打卡,自由品嘗老店的合肥風味。
本次活動共招募了17名在合肥長大的在校大學生,現在各自就讀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紐約大學、加拿大滑鐵盧等中外高校,他們都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對家鄉有不一樣的認識。活動還請到了安徽省旅游協會副會長劉自若隨行,作為導游出身的合肥老文旅人,劉自若以一個個輕松詼諧的歷史故事,帶領年輕人在老城的大街小巷中感受城市底蘊。
拱辰街古色古香中蘊藏美食盛宴,逍遙津風景如畫間講述三國風云,“李府半條街”的故事上演清代變遷,杏花公園一汪“箏笛浦”上演孟德舊聞。在合肥長大的年輕人,第一次用一整天的時間在老城內漫游打卡,感受文化底蘊和城市發展的相互依存。
下午,杏花書院·悅書房現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派皮影戲傳承人馬飛對皮影戲的來源、歷史和道具制作等知識進行了講解,分享了對合肥老城的獨家記憶,表達了對在座青年大學生們的期待。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藝氛圍的交織中,年輕人紛紛暢談自己在家鄉Citywalk的感受。
來自同濟大學的錢同學表示, 如果說上海Citywalk的關鍵詞是“小資”和“文藝”,那么廬陽Citywalk的關鍵詞就是“人文”和“生活”。“今天的線路剛好貫穿了我從小學到高中的求學生涯,是我曾經每天都經過的地方,卻也讓我看到了未曾注意過的另一面。”大家坦言,印象中這個有點舊舊的城市,如今有了不一樣的風貌。新的建筑、新的文化、新的產業,城市開始飽滿了起來。
作為交流會最后一個分享的人,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陳同學表示,未來不管去到哪里,有關合肥的人、事、文化和記憶將會留存在我們的心中,留下恒久的、溫暖的力量。現場的陣陣掌聲中,這些年輕人通過一場Citywalk,深入合肥這座城市的風貌肌理,感受它的歷史與發展。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孫皞乾 實習生 羅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