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曾國藩家書》的這句話,不久前被恒昌創始人兼CEO秦洪濤專門寫進了慶祝公司成立12周年的司慶感言之中,也因為這句話始終激勵著恒昌人砥礪前行,不斷創造屬于自己的“始終如一”。
有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的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大約是3.7年,中小型企業的平均壽命更為短暫,只有2.5年,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7-8年。而默默走過跌宕起伏12載的恒昌,依然續寫著新的中國民企成長故事。12年來,恒昌到底做對了哪些事?其實這個謎底就在謎面上——“恒”。對于恒昌而言,“恒”是刻在基因里的密碼。“恒學堂”、“恒友匯”、“恒樂捐”、“恒益之林”……恒昌用這種獨有的命名方式,向外界表達著自己的執著與夢想。“恒”是堅持、不變之意,也是恒昌能夠穿越周期的秘訣。復盤恒昌過去的12年,有三個明顯的堅持——堅持順應時代,堅持擁抱科技,堅持以人為本。有人用VUCA(烏卡)來形容這個時代,即一個變幻莫測、不確定性成為常態的時代。【注:“VUCA”是不確定性(Uncertainty)、波動性(Volatility)、復雜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四個詞的縮寫。】誠然,在過去的12年里,地產業由盛轉衰、新冠疫情突襲、地緣沖突頻發……如同平靜的水面被許多細小的石頭擊中,振蕩疊加的波紋效應或成巨浪之勢。因此人們見證了太多的行業劇變,太多的企業盛衰。有人在堅守,也有人在退卻,而恒昌則是選擇順勢而為,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回溯恒昌12年成長的時間軸,從普惠金融走向財富管理是恒昌一條重要的分水嶺,而這一戰略轉型,很大程度上就是順應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勢”。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已接近250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財富管理市場。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預測稱,中國財富管理市場將迎來新增長機遇。未來10年,預計個人金融資產將繼續以9%的年復合增長率平穩增長,到2032年全國整體個人金融資產將達到571萬億元。長期以來,我國居民資產配置結構呈現出“重房產、輕金融”的格局。而隨著國家“房住不炒”政策的貫徹落實,房產在資產中的占比正在下降。同時,在資本市場持續完善、權益市場吸引力不斷增強的大環境下,我國居民資產配置正在逐步向金融資產轉移,越來越多的大眾投資者進入財富管理市場。而對于中、高凈值人群而言,家族財富傳承也成為迫切的需要之一。在此背景下,恒昌毅然而然地開啟了財富升級的轉型之舉。以投研服務為引擎,深挖客戶投資新需求,與更多海內外優秀財富機構合作,不斷洞察未來全球資產配置趨勢,研判更具投資價值的新經濟產業。針對中、高凈值人群資產保值、財富傳承等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需求,提供可定制化、平衡風險和收益的高質量財富管理咨詢和資產配置服務。恒昌的轉型升級踩中了下一個黃金十年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未來騰飛開拓了新局面。在過去的12年里,我們經歷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再到AI時代的變革,用《三體》作者劉慈欣的話說,“我們的生活,現在其實就是科幻小說里的生活。”在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同時,科技為商業尤其是金融業賦予了很多不可思議的變化。今年以來,隨著ChatGPT等大模型長潮與大浪的襲來,金融服務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毫無疑問,數智化已經是金融服務行業無法規避的命題。面對科技新勢力的顛覆性改變,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恒昌并未止于坐守已有的成果。俗話說“最好的防守是進攻”,于是恒昌選擇了一條守正創新的變革之路。起源于數字金融,恒昌基于自身數字科技的長期積累與實踐,通過筑牢數智技術的創新“根基”,并加快在金融科技服務中的應用落地,大幅提升客戶體驗。目前,恒昌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科技前沿領域形成了深厚積累和實踐應用,包括智能客服、智能客戶畫像、智能風控、智能貨柜等一系列金融AI服務及產品等。值得注意的是,類ChatGPT技術也早在2020年疫情開始就廣泛應用于恒昌的服務中。文本問答機器人、語音呼入機器人、語音外呼機器人、語音質檢機器人等AI機器人,目前已經在客服等環節廣泛使用,這對于恒昌客戶服務能力的提升、運營效率的優化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未來,恒昌還會繼續在相關領域深耕數據量化建模和人工智能技術,這有助于對金融市場信息的深度剖析和廣度關聯,同時,AI技術、類ChatGPT技術的應用還將進一步提升恒昌的服務能力和效率,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財富管理服務。過去的12年里,恒昌清晰地認識到:技術在變,環境在變,客戶的喜好也在不斷變化,商業的核心是滿足人的需求,一家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人。對于財富管理領域,客戶是一切服務的核心。如果說財富升級是戰略層面的方向性指引,那么數智能力則是恒昌在方法論層面的實踐,而“人”則是這一切的根本支撐。“人”這個核心元素既是恒昌的過去,也代表著恒昌的未來。恒昌之所以能夠穿越12年的經濟周期,除了不斷適應經濟、政策、科技的變化,始終如一的是將客戶放在最核心的位置。無論是財富升級之路,還是數智化轉型之時,恒昌的所有舉措都是圍繞“以客戶為中心”這個根本,只有全力以赴服務于客戶才能真正保證戰略轉型不偏移。同時,服務客戶、戰略轉型的主體同樣也是“人”,故而恒昌在人才培養與引進上始終不遺余力,通過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人才梯隊的迭代升級,為未來發展打下根基。基于“以人為本”的人才發展理念,恒昌通過組織架構、績效管理、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系統化完善,鑄造了一支專業過硬、身先士卒、知行合一的“恒昌鐵軍”。目前,恒昌核心管理團隊和專業人員多畢業于985、211等重點高校,專業知識扎實,業務能力過硬。在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同時,恒昌也實現了以人才促發展、以人才升級帶動企業轉型升級的戰略目標。總而言之,順勢而為是恒昌戰略智慧的體現,擁抱科技是方法論的實踐,而以人為本則是落地實踐的基石。“三體”合一大格局,最終方成大企業。正如創始人秦洪濤在感言中所說,“愿所有恒昌人‘既往不戀 縱情向前’,在邁向新征程的道路上,始終如一,并葆有一顆逐光少年的赤子之心,發揚勇于擔當、埋頭苦干、只爭朝夕、以勤補拙的奮斗精神,蓄力夢想,恒心必達!讓我們一起努力,再攀高峰!”。[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宣傳商業資訊,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亦不代表本網站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或投資行為參考,本網站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