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瀝青路面上翻滾著陣陣熱浪,老譚在烈日下仔細碼放一輛輛單車,不一會兒,原來擺放雜亂的單車就乖乖地站好了隊,筆直地站在地鐵口等候下一位用戶開鎖騎行。這個老譚,就是廬陽區城管執法大隊督查中隊中隊長譚義雙。平日里,同事、群眾都親切的稱呼他為“老譚”,因為“老譚”更接地氣親切,因為“老譚”更配得上他那倔強不服輸的個性。
他是群眾口中的“暖男老譚”
高大的身材、黝黑的皮膚、磁性雄厚的聲音和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這是譚義雙給人的第一眼“硬漢”形象,孰知,其硬漢的外表下亦有一顆“柔軟”的心。
2021年5月,在廬陽區森林公園方艙接種點上,幾乎每天都有近千人人在排隊等待接種新冠疫苗,這其中有老人、有孩子,恰逢炎炎夏日,室外排隊秩序的維護壓力非常大,譚義雙義不容辭的擔負起維護方艙接種點外圍秩序的責任。
每天除了引導市民有序排隊外,還幫助老人進行手機信息注冊,天熱了,主動給市民送上水,遇到行動不便的市民更是主動上前攙扶幫助。除了做好秩序保障外,譚義雙還是整個保障隊伍的“大家長”,每天兼職保障接種點上醫生護士、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等上百人的用餐。因為每天都按時出現在接種點的他,讓很多市民都認識了他、熟悉了他,都愛喊他一聲“老譚”,有事情需要幫助時,也是第一時間找到他。而譚義雙也是積極主動的去幫助群眾解憂排難,身體力行的詮釋著為人民服務。
他是同事眼中的“倔老譚”
“譚隊干工作頂呱呱,只要他認定的事,再難再苦都要完成,我們都叫他累不倒的‘倔牛’。”在同事的眼里,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老譚,那一定是“倔”字,也正是因為這股倔勁,工作中遇到艱難險重任務,老譚永遠沖鋒在一線。
2022年4月26日,中午氣溫異常悶熱,譚義雙和隊員們接到為隔離點運送物資的任務。在隔離酒店門口,他和同事們你卸、我扛、他搬,干得熱火朝天,一箱箱的防疫物資被他們有條不紊地搬進酒店倉庫。連續10個小時不停歇地奮戰,衣服被汗水浸濕、手掌被貨物磨破皮、渾身酸痛……譚義雙和隊員們卻一刻也沒有停下手中的活。后來由于工作量不斷增加, 他們由原先半天的搬運物資到全天搬運物資,經常吃午飯也是蹲在貨場空地解決,但始終大家始終任勞任怨出色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沒有出現一次因為他們團隊的延誤而影響全局工作的推進。
此外,每年中高考期間,譚義雙都頂著烈日維持考點周邊秩序,為考生和家長送水、送清涼、送服務;每次冬天大雪過后,他都會帶領著隊員們一起連夜奮戰,帶著挖掘機和鏟雪車為市民清掃道路;近十年來每年的除夕夜,在別人全家團圓的時候,他徹夜堅守在淮河路步行街保障,維護周邊秩序井然……他用身體力行,詮釋著城管人的責任與擔當。
對待工作,他是“金點子老譚”
“做一件好事簡單,可做一輩子好事就難了。”參加工作以來,譚義雙通過清晰的管理思路,有效的創新措施,推進了各項工作扎實開展。近些年,為做好全區早餐車的經營、安全等問題,譚義雙帶領督查中隊定期到各早產車點位對食品安全、用氣安全,是否配備滅火器等情況進行督查,最大程度消除隱患,同時督促各早餐車公司和從業人員文明規范經營,更好服務市民。
2023年4月,在精益求精的基礎上,他再次提出對早餐車管理進行提升,計劃對每個早餐車配地墊,避免地面臟污,更是讓早餐車成為街頭巷尾一道亮麗風景線。
共享單車給廣大市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但亂停亂放的現象時有發生,影響著市民的通行。面對這種情況,譚義雙在結合日常巡查、調研的基礎上,大膽創新破難題。在全市率先打造共享單車停放示范路段,通過“一企一路口”“一點一編號”等舉措優化停車點位,提升共享單車精細化管理水平,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騎行服務。
“每當我們遇到難題時,都喜歡去請教老譚。他不僅工作經驗豐富,而且腦袋里總是有很多新點子,大隊很多年輕骨干都是老譚帶出來的。”多年耕耘,譚義雙始終牢記自己公仆的身份,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擔當和責任,城管執法的尺度轉化為便民服務的溫度,讓群眾在一件件民生實事中看到變化、見到成效、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