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下午,合肥市教育局召開2023年中小學招生媒體通氣會,通報今年合肥市中小學招生相關情況。
基本與去年持平
今年合肥市區預計一年級入學7.7萬人、七年級入學4.9萬人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根據前期各縣(市)區教育主管部門摸底統計, 2023年,預計合肥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入學21.4萬人,較2022年增長約2萬人,其中一年級入學12.3萬人、七年級入學9.1萬人;預計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入學12.6萬人,與2022年基本持平,其中一年級入學7.7萬人、七年級入學4.9萬人。
今年所有學生都須通過“合肥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服務系統”報名。具體報名時間:民辦學校6月25-27日,公辦學校一年級7月5-10日,公辦學校七年級7月12-17日,隨遷子女7月23-26日。為了方便家長報名,合肥市教育局還安排了各個階段的補報名工作。
合肥市區公辦學校全面實行網上報名、錄取工作,采取“線上登記錄取+線下審核”相結合的方式,實行網上報名、網上錄取。在規定時間內,符合戶籍、房產“兩個一致”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通過網上招生系統進行登記報名。學校在規定時間內對其填報資料(含學位年限登記情況)進行線上審核,線上審核通過的系統直接錄取,家長無需到學校進行線下審核。在規定時間內,戶籍、房產地址不一致和居住證滿半年的居民子女可通過網上招生系統進行登記報名,按照系統提示,攜帶相關材料到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指定地點進行線下審核,審核通過后由工作人員將信息錄入系統,系統進行線上錄取。
民辦學校繼續實行搖號錄取,搖號現場需邀請紀檢監察機關或公證機構現場公證,學校不得自行選擇性錄取。學校不得拒收已被錄取的學生。學生被錄取后,不得改報其他學校,其他學校也不得錄取。民辦一貫制學校七年級招生可根據家長意愿,采取直升的方式確認錄取,直升人數未達到或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同樣按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要求執行。
據介紹,今年繼續執行援鄂醫務人員子女優待政策。根據《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支援湖北醫務人員激勵關愛十項措施的通知》規定,2023年是支援湖北醫務人員子女教育優待政策實施的最后一年,2024年起不再執行。同時,進一步保障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入學,根據省廳文件規定,將進一步保障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不斷提升關愛服務水平。今年還將繼續執行市區學區內成套住房入學年限政策,市區繼續實行“同一套住房,6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小學1個學位,3年內只能享有學區內初中1個學位,多胞胎、二孩(多孩)等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情形的除外”政策。
“合肥一中、六中、八中、168中學錄取比例不降低”
合肥市區4.09萬考生報名中考
6月9日下午,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教育局召開的2023年中小學招生媒體通氣會上獲悉,2023年,合肥市中考報名人數8.7萬人,較2022年減少0.5萬人,其中市區4.09萬人,較2022年減少0.2萬人。合肥市教育局落實教育部“結合實際優化招生計劃安排,努力增加優質普通高中學位供給”的要求,按照“三個不降低”原則(普通高中總錄取比例不降低,省示范高中錄取比例不降低,合肥一中、六中、八中、168中學錄取比例不降低),統籌安排市區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各校具體招生計劃正在制定,近日即將發布。
2023年中考時間安排如下:九年級考試時間為6月14日-6月16日;八年級生物學、地理考試時間為6月17日下午,信息技術考試時間為6月20日-6月22日,具體時間由各縣(市)、區具體組織和安排。納入高中階段學校錄取科目考試總分值為750分,即: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20分(含聽力20分),道德與法治80分,歷史70分,物理70分,化學40分,體育與健康60分,實驗操作10分。
招生時間在7-8月。合肥市區統一設置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志愿,實行“知分填志愿”,即考生在知曉中考成績后,進行網上填報志愿。在合肥市區報名參加中考的2023屆、2022屆初中畢業生均可在“合肥市高中階段招生志愿填報系統”填報普通高中志愿。但省示范高中只招收2023屆初中畢業生。
普通高中招生繼續實行平行志愿錄取。先對符合填報條件的考生進行多重排序,得到一個從高到低的順序位,再進行投檔、錄取。考生中考總分(含政策性加分)須達到市區普通高中錄取最低分數線,其中普通高中特色班(第四批次),校園足球、校園籃球特色學校招生及合肥三中、十一中、廬陽高中、三十二中面向國家二級及以上運動員招生(提前批次)的考生須達到相應的錄取最低控制線。(校園足球、校園籃球特色學校招生按照專業測試成績錄取)。第一輪錄取結束后,合肥市教育局將公布沒有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和補錄招生計劃,符合條件的未錄取達線考生可參加補錄,實行征集志愿錄取。
2023年“強基實驗班”招生學校不變,招生計劃分別減少25%,具體計劃為合肥一中濱湖校區招生60人、一中瑤海校區招生30人,六中招生30人,八中招生30人。從2024年開始,取消普通高中“強基實驗班”招生。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胡霈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