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第五屆“中國夢?郵政情 尋找最美快遞員”活動揭曉發布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其中安徽石臺縣快遞員檀世旺榮獲“最美快遞員”稱號。
每天跑8個鄉鎮,200公里,檀世旺堅守著京東快遞在石臺縣的鄉鎮快遞站7年多。這里留守的老人大多不會用智能手機,農忙時鄉親們也常常無暇收快遞,所以他們中相當一部分收件人,直接留的是檀世旺的名字。于是,他每天會收到上百單需由他轉送的包裹,承載著的大多是遠在他鄉子女的心意,正如給檀世旺的頒獎詞里寫道:“你是一個人,卻也是三百人,你連接父母與兒女,你道盡牽念與深情。”
“前幾天我給一位98歲的老奶奶送快遞,寄件人是她的孫媳婦。老人拿到快遞先是激動又小心翼翼地拆開,然后拉著我的手和我說孫子孫媳如何孝順。”檀世旺說自己經常送外地子女給家里老人寄的包裹,老人們常常拉著他的手聊家常“不讓他走”。正是鄉親們收到包裹時的反應,讓檀世旺更深刻感受到自己送的不僅僅是一件件快遞,更是一份份遠在異鄉的游子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也是鄉親們的信任,讓他更加堅定自己堅守的意義。
除了收發快遞,老鄉們平時生活中也習慣了“有事就找老檀”。“我有腦梗,平時還有心絞痛,血壓也高,需要吃降壓藥,但買不方便,他幫我買回來后,還教我怎么吃。”78歲的陳井發子女都不在身邊,談到檀世旺的時候他眼角有些濕潤,“雖然我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是他就像我真正的親人一樣。”
水龍頭漏水了,給擰緊;屋頂瓦破了,給補上。有次送快遞,看到老人毛衣開線了,半只袖子快沒了,檀世旺自己掏錢,給老人送去一件毛衣……在檀世旺看來,送件之余能為留守家鄉的鄉親做些什么都是“順手的事”。“好些在外的年輕人加了我微信,讓我幫著照應點家里的情況,我覺得很開心也很榮幸。”
談及一個人多年堅守鄉鎮站點的理由,檀世旺覺得是信任和希望。“快遞員派送的快遞承載的是客戶的托付和情誼,我們不能辜負客戶的信任。同時,作為一名京東快遞小哥,我覺得自己的事業有發展,生活有奔頭,這份工作可以帶給我和家人更美好生活的希望,”檀世旺動情又堅定地說道,“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爭取干到退休!”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鄭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