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松生長在海拔1680米的黃山玉屏景區,壽愈千年,位列“黃山十大名松”之首,是中國乃至世界的名松。
胡曉春用放大鏡細察鱗片狀的樹皮表面有無破損。
夜幕降臨,胡曉春打開迎客松的紅外監控系統。
胡曉春擔任守松人13年來,每年陪伴迎客松300多天,比陪伴家人的時間還多。
胡曉春最喜歡夜聽松吟,站在迎客松旁,享受那種獨有的寧靜。
胡曉春生肖屬猴,他的女兒說爸爸像一個守護迎客松的“猴王”。
胡曉春是目前守護迎客松時間最長的守松人,13年來,他寫了84本總字數超過140萬字的《迎客松日記》。
3月20日,春分前夜,五百里黃山,春雨淅瀝。山風呼嘯,拍打在迎客松上,搖曳的松針彼此碰撞,發出“嘩-沙、嘩-沙”的聲音,似有波濤澎湃,又似千軍萬馬布陣沙場——
迎客松下,第19任守松人胡曉春微閉雙眼,靜靜聆聽,一人一松,夜聽松吟,這是游人散去之后,獨屬于他的浪漫時刻。
守松,是胡曉春生命中的常態。擔任守松人13年來,他與迎客松分開最長的時間是16天,因為今年他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全國人大代表。
3月14日下午,剛剛參加完全國兩會的胡曉春乘上駛向黃山市的高鐵,心已經飛到山上。他打開手機上的遠程監控系統,輕聲念叨:“山上的玉蘭花已經開了,迎客松的新梢頭也快發芽了吧?”
只在家短暫休整了一晚,次日一大早,胡曉春就趕到山上,回到了他日思夜念的迎客松旁。
他陪伴迎客松的時間比陪伴家人的時間還長。一年300多天,工作時間內每隔2個小時,從梢頭色澤到樹皮狀態,10多個項目,胡曉春都要一一巡查。
他記錄迎客松的成長比對女兒還細。13年來,胡曉春記了84本《迎客松日記》,超140萬字。鮮有人知的是,在胡曉春成為守松人的次月,他的女兒出生,十幾年來,他卻一次也沒有參加過女兒的家長會。
“在我心里,迎客松已經從一棵樹變成了親人,甚至勝似親人。”然而,胡曉春坦言,他對迎客松并非“一見鐘情”。
“尤其是擔任守松人的前兩年,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孤獨、煩躁的情緒就會籠罩心頭?!焙鷷源赫f。
如何克服?1981年,黃山風景區開始對迎客松設置專人守護崗位,迄今為止已經傳承到第19任。胡曉春認為,來自前輩的身教,賦予了他對抗漫漫長夜的力量。
他親眼見證前輩的用心。那是2008年初,黃山遭遇50年不遇的特大雨雪災害,迎客松樹冠、枝干嚴重承壓,超過歷史警戒記錄。為了盡快搭建應急平臺,迎客松第18任守松人徐東明義無反顧地跳進積雪之中,搬送從山下調運來的毛竹,任憑積雪沒過腰際、冰凌凍紫雙手。
他永遠難忘前輩的用情。那是2016年,在迎客松歷任守松人的集體聚會上,當滿頭白發的第1任守松人洪維凱用皺如樹皮的雙手,輕輕撫摸迎客松的樹干時,熱淚奪眶而出。
一時偶相守,終生心系戀。去年8月,胡曉春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信中“用心用情”一詞讓他感同身受。
“迎客松是有靈性的,當你對它付出真心真情的時候,它也一定會給你真誠的慰藉。”胡曉春說,那首不時演奏的自然交響曲,就是迎客松送給他的禮物。(記者 溫沁 見習記者 方舢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