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第一鮮,不過羊肚菌”。3月22日下午,合肥市召開羊肚菌優質高效大棚設施栽培觀摩會。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了解到,羊肚菌作為珍稀品種,合肥設施栽培面積已達4000畝,拓寬了群眾致富路。
在廬江縣羅河鎮羊肚菌示范基地,成熟的羊肚菌正等待收獲。據介紹,該示范基地在合肥市農業農村局及合肥市食用菌協會指導下,2022年流轉土地200畝發展羊肚菌冷棚種植。基地與安徽農業大學省特色食藥用菌中心合作,從本土野生品種中自主選育馴化新品種,省市科技特派員工作站首席專家、合肥市食用菌協會秘書長、安農大徐強教授做羊肚菌關鍵節點栽培指導。目前示范基地已完成兩個新品種自主研發,并于2023年初新品種種植取得成功,畝均產量1000斤左右,產值3萬元以上。鮮品線下線上訂單銷售與干品批發銷售均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帶動東風村村集體年增收25萬元,帶動30多戶脫貧戶年增收3萬元。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合肥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近年來,合肥市通過食用菌示范市、縣建設,積極推進食用菌發展。長豐縣造甲鄉食藥用菌產業園引進安徽百麓集團項目,全部投產后年食藥用菌產量可達1200多噸,預計產值5000萬元左右,帶動村集體增收120萬元,帶動農戶增收10萬元左右。肥東縣擬建設福泉工廠化食用菌二期工程,實現年產1.5萬噸。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