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有家長反映,自家孩子患上流感,出現發燒、咳嗽等癥狀。同時,省疾控中心發布的全省流感監測結果顯示,近期省內流感病毒活動水平明顯增強,以甲型H1N1流感為主。甲型流感臨床表現呈現出哪些特點?家長如何正確照顧孩子?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汪燕和省疾控中心衛生應急管理與急性傳染病防治科科長、副主任醫師龔磊。
“這段時間,兒科門診前來就診的孩子大多數確診為甲流。現在我們兒科門診全天開放,全力保障流感患兒就診。”汪燕對記者說,目前前來就診的患兒年齡集中在3歲以上,多為學齡前兒童和學齡期兒童。
汪燕介紹,前來就診的孩子以發燒居多,且熱度相對較高,有的患兒體溫達到39℃,甚至超過40℃;此外這些孩子熱程比較長,往年流感患兒發燒時長基本在1天至2天,如今患兒的熱程長達4天至5天。部分家長擔心孩子患了流感是否會發展為肺炎,汪燕表示,孩子出現流感樣癥狀,家長不要著急,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只有很少一部分會發展成肺炎。家長要持續關注孩子身體狀況,如果持續高燒應及時送醫就診。
今年流感為什么在冬春交際暴發?汪燕表示,以往流感的流行高峰都是在剛入冬時,但是去年底新冠病毒感染推遲了常規時間發生的流感,再加上這段時間聚集性活動增加,這為病毒傳播提供了可能。
“由于甲型H1N1流感近3年未在安徽省流行,疫苗接種率低,人群普遍易感。此外,冬春交際時期就是流感流行季節,如今戶外人群流動聚集增多,流感疫情就容易暴發。”龔磊表示,目前全省流行的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甲型流感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人群普遍易感。與普通感冒相比,感染甲流癥狀常常更嚴重,患者一般會出現高熱,體溫可達39℃甚至更高,有畏寒、寒戰等癥狀;此外,還會伴有肌肉酸痛、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
“是否是甲流,最重要的是判斷流行病學史,如果接觸過甲流患者,或身邊很多人出現發燒、咳嗽等癥狀,則有可能是甲流。一旦出現流感樣癥狀后,輕癥流感患兒可居家治療,重癥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龔磊表示,居家治療期間,應減少與家庭成員的近距離接觸,接觸時應佩戴口罩;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場所,需要外出時應佩戴口罩。居家治療期間如出現高熱不退、呼吸困難、嗜睡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醫。
針對孩子用藥問題,汪燕告訴記者,家長可以使用類似奧司他韋等抗病毒藥物,且在患兒發病后48小時內服用,能夠顯著降低流感重癥和死亡的發生率。當患兒出現發熱、咳嗽、頭痛、乏力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切忌自行用藥。如果被診斷為流感,應當盡早隔離治療,流感樣癥狀較重者,盡早進行抗病毒治療。
龔磊提醒廣大市民,做好日常防護仍然重要。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學生及幼兒等免疫力低下者可考慮接種流感疫苗。佩戴口罩仍然是抵御病毒傳播的有效途徑,公眾外出時還需繼續佩戴口罩。此外,保持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居家和辦公場所室內通風和清潔,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均衡飲食,少食辛辣易上火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適量運動,保證充足的休息。
作者: 羅曉宇